写景
抒情
怀古
秋天的景色
伤感情感
地点
白沙
伤感惜时
离别

译文

黎明前的树木梢头,太阳还未升起,四野弥漫着寒冷的雾气。
视线在朦胧中失去山峦的轮廓,只能看到咫尺之间的路。
我独自一人,为何要在这寒冷的景色中前行?
身心受伤的我,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百事待兴却已迟。
既没有早早地奋力向前,关键的时机已经被人占据。
又没有两顷田地可以耕种,林泉之地的门户也已关闭。
这时我思念起我的朋友,为了生计我像用车载斗量的鱼一般忙碌。
我的行为与我的本心相违背,如芒刺在背,我该向谁诉说这重负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郑刚中在壬寅年的南游途中所见的景象。"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他站在高处,太阳还未升起,四周弥漫着清冷的晨雾,远处的山峦在迷蒙中若隐若现,近在咫尺的道路也变得模糊不清。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困境,"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表达了孤独和决心。接着,他感慨自己的命运多舛,"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身体的困顿和人生的衰老让他深感忧虑。他意识到自己未能及时把握机会,"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失去了抢占重要位置的能力。同时,生活的艰辛使他无法拥有大片田地,只能闭门度日,"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在这样的境遇下,诗人仍然挂念朋友,希望能通过微薄之力帮助他人,"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即使力量微小,也要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然而,他的行为与初衷相违背,"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他感到自己的行为与内心的纯洁理想有所冲突,不知该向谁承担这份责任。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的无奈与坚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责任感。

郑刚中

678首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