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风
台
君
王
昼
游
日
,
壮
士
俱
锦
衣
。
犹
怜
沛
父
老
,
争
睹
汉
旌
旗
。
汤
沐
开
新
邑
,
风
云
慑
旧
威
。
祇
应
千
岁
后
,
魂
绕
故
乡
飞
。
怀古
思乡
地点
译文
君王白日里游历,壮士们也都穿着华丽的锦衣。
仍然怜惜着沛县的父老,争相目睹汉朝的旌旗。
新的城邑因汤沐而焕然一新,旧日的威严在风云中依然令人敬畏。
只应在千年之后,灵魂依旧会绕着故乡飞翔。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吴世忠的《歌风台》描绘了一幅君王游乐与地方民众热烈欢迎的场景。首句“君王昼游日”展现了君主在白天出游的奢华气派,而“壮士俱锦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华丽的氛围,显示出臣子们的威仪。接着,“犹怜沛父老”表达了君王对民间百姓的关怀,他们渴望一睹皇帝的旌旗,体现了人民对皇权的崇敬和期待。“汤沐开新邑”暗示着皇恩浩荡,如同沐浴般的洗礼,为新的城市发展带来了生机。“风云慑旧威”则象征着皇权的震慑力,连自然界的风云也为之变色。最后一句“祇应千岁后,魂绕故乡飞”,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想象君王即使身居高位,死后魂魄仍会思念故乡,寄托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君王高尚品格的赞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歌颂歌风台的设立,寓言了皇恩普照和君王的仁德,同时也流露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猜您喜欢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