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怀古
思乡
写时序
除夕

译文

年少的时候喜欢过新年,年老的时候却因除夕而悲痛。
除夕为什么令人悲伤呢?因为除夜一旦过去就不能再次获得。
所以古时候的人们,都非常珍惜眼前的一切。
进入市场,不论贫富,都竞相买酒以求适意。
只有远离家乡的人心中惦念着归处,想摆脱这种情绪却难以实现。
思绪一旦飘散便仿佛能到达千里之外,恍惚间仿佛回到了桑树间席地而坐的情景。
互相思念却只能徒然地感到惆怅,只能借酒消愁却感到痛苦难以自足。

赏析

这首诗名为《除夕》,是明代诗人周伦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少小乐新岁,老大悲除夕”,对比了少年时对新年充满喜悦的心情与年老后对除夕日即将逝去的哀伤。接着,“除夕胡然悲,夕除不再获”进一步强调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无奈感。诗人引用古人重视相惜的情感,表达出对时光的珍视与怀念。“入市无富贫,买酒竞追适”描绘了人们在除夕之夜,不论贫富,都争相饮酒欢庆的情景。然而,尽管人们试图通过欢聚和饮酒来忘却时间的流逝,但“惟有天涯心,欲遣难自掷”一句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法摆脱的忧愁。“思发即千里,恍就桑间席”表现了诗人思绪的飘逸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即使身处宴席,也无法完全摆脱对远方亲人的牵挂。“相忆徒惘然,取醉苦量窄”则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排解思念之情,但这种努力显得徒劳且有限。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在欢庆时刻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

周伦

163首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猜您喜欢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