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
日
腊
月
冶
城
动
春
意
,
鸟
嘤
庭
柏
东
方
晞
。
雪
残
羸
马
步
街
稳
,
日
短
小
吏
休
衙
迟
。
挈
筐
办
岁
走
村
父
,
打
鼓
闹
春
攒
市
儿
。
况
是
江
山
更
清
绝
,
且
可
揽
笔
搜
诗
脾
。
节日
写景
写鸟
春天
写雪
写村事
抒情
赞颂
译文
腊月时节,冶城(可能是个地名)洋溢着春意,清晨东方透露出晨光,庭前古树上的鸟儿开始啾啾啼鸣。
街上的积雪已融,薄薄的雪花落在大马身上,使得马车行进起来更为稳健;短日即将西下,一些小官员都已下班,衙门里显得有些迟缓。
人们提着篮子走家串户,为过年做准备;而市场上孩子们敲打鼓声,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
何况此刻的江山风光更显得清新秀美,正是拿起笔来写诗的好时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腊月时节,城市中透露出的春意盎然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末春初的自然变化与社会生活场景。首句“腊月冶城动春意”,开篇点题,腊月时节,城市的空气中已经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接着,“鸟嘤庭柏东方晞”一句,通过鸟鸣和晨光中的庭柏,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生机与活力。“雪残羸马步街稳,日短小吏休衙迟”两句,对比鲜明地描绘了雪后残迹与忙碌与悠闲的生活状态。雪后的街道,虽有马蹄声,却显得格外宁静;而官府的小吏,因日短而提前结束工作,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节奏。“挈筐办岁走村父,打鼓闹春攒市儿”则将镜头转向乡村,村民们提着篮筐准备年货,集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忙而喜庆的景象。这不仅体现了农耕社会的特色,也反映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与欢庆之情。最后,“况是江山更清绝,且可揽笔搜诗脾”两句,诗人感慨于眼前江山之美,决定拿起笔来,捕捉这份美景与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朝腊月时节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风貌,以及人们在这一特殊季节里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体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钟芳
622首
改籍琼山。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