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抒情
春天
怀古
赞美
写山
山水
洞穴

译文

洞开的石笏旁,蜿蜒着通往天梯的道路,每一步都仿佛在凌空之上,每一面都充满了神奇。
并非因为我有嬉戏游玩的癖好,只因为清简的作风和为民服务的职责相宜。
座席间云雾缭绕,仿佛有成群的野鸭和鸥鸟在嬉戏,脚下春意盎然,草木生机勃勃。
却笑那九华山的丹炉冷清,即使炼成了仙丹,也无法阻止我鬓角的白发如丝般生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笏洞的壮丽景色与清简官风。首句“洞开石笏迤天梯”以石笏比作阶梯,形象地展现了石笏洞的壮观景象,仿佛通往天际的阶梯一般。接着,“步步陵空面面奇”则进一步强调了石笏洞每一处都充满了奇异之美,步步皆景。“不是嬉游心性癖,只缘清简吏民宜”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并非出于游玩的私心,而是因为身为清简的官员,适宜于这样的环境,与民同乐,体现了其高尚的官德和对民众的关怀。“座间云满凫鹥狎,脚底春生草木知”描绘了石笏洞内云雾缭绕,如同群鸭嬉戏,而脚下则是生机勃勃的春意,草木似乎也感知到了春天的到来,生动地展现了石笏洞四季常新的自然景观。最后,“却笑九华丹灶冷,丹成不济鬓如丝”以反讽的口吻,将石笏洞与传说中的九华山进行对比,九华山虽有丹炉炼丹,但未能使鬓发不白,暗喻了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妄,表达了诗人对清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笏洞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官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钟芳

622首
改籍琼山。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