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写景
抒情
地点
怀古
思乡
写情感
写寒冬
离别
送别
哲理

译文

在你将要出发时,终南山的云彩仿佛在送别你的坐骑,你回头望去,京城已经逐渐消失在视线中。
你在驴背上吟咏着杜甫的诗篇,点燃的蜡烛在酒边陪伴你谈论着长安的故事。
百年来的上策还是归乡好,但行走在万里路上,浮名难求。
此时此刻,故乡的亲友应该也在思念着我,那荒野的鸡鸣声和残月映照下的五更寒夜,也都在诉说着这份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终南云物送征鞍,回首西京渐渺漫”以终南山的云雾为背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场景,云物仿佛在为他送行,而回头望向西京,那熟悉的景象逐渐变得模糊遥远。这种景象既表达了离别之感,也暗示了前路的未知。颔联“驴背小诗吟杜曲,酒边短烛话长安”则通过具体的活动来深化情感。诗人骑着驴,在前往故乡的路上吟诵着杜甫的诗句,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夜晚饮酒时,短烛映照下,与友人谈论长安往事,这一幕温馨而又略带忧伤,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留恋。颈联“百年上策还乡好,万里浮名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与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在人生百年的旅程中,回到家乡是明智的选择,而追求远在他方的虚名实则是艰难的路程。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尾联“此际故园应忆我,荒鸡残月五更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此刻的故乡,应该也在思念着他,而此时正是荒鸡啼鸣、残月高悬的寒冷五更时分,这种景象既凄凉又充满诗意,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离别京城、踏上归途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张问陶

288首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撰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遂宁市船山区即以区内文化名山船山及乡贤船山先生张问陶命名。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