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
川
夏
日
游
琴
泉
寺
同
遂
宁
李
明
府
作
人
天
无
故
物
,
萧
寺
亦
更
名
。
留
佛
看
今
古
,
笼
诗
写
性
情
。
花
繁
迷
碣
影
,
山
静
觉
琴
声
。
笑
谢
同
游
客
,
观
空
句
又
成
。
写景
抒情
夏天
山水
观空
潼川
地点
咏物
琴声
友情
写花
花繁
译文
人间和天上的事物都在不断变化,连那座寺庙也改换了名字。
停留在此,静心欣赏古今佛像的妙处,写诗时就像用笼子关住了人的思绪一样,通过诗词来表达性情。
百花繁盛的景色使人无法辨认路影,山间静谧的景色中仿佛能听到琴声。
笑着感谢同游的友人,再次成句赞美佛的教诲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空无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问陶在潼川夏日游览琴泉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人天无故物,萧寺亦更名”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古寺历经变迁,物是人非,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留佛看今古,笼诗写性情”两句,将佛与诗巧妙结合,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及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的追求。“花繁迷碣影,山静觉琴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繁花似锦,遮蔽了碣石的影子,山林宁静中仿佛能听到琴声悠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超然物外的心境。“笑谢同游客,观空句又成”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诗人与游客一同欢笑,面对生活的琐碎与繁忙,他以“观空”的心态,创作出新的诗句,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艺术创作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和艺术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张问陶
288首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撰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遂宁市船山区即以区内文化名山船山及乡贤船山先生张问陶命名。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