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
写景
山水
动物
秋节
赞美
友情
山水田园
悼亡
山水风景
看云赏月

译文

句水声向东流转,昭山的山势向北迂回。
三个沙洲环绕着白色的浪花,一条小路踩过青苔。
窗户对着遥远的山峰敞开,门则迎向别样的岛屿。
像旧时相识的鸥鸟和鹇鸟,萝蔓和桂树却是新栽的。
野外的雾气弥漫着进入,川华(可能是指某种美丽的景色)如剡地(古地名)般清晰明快地到来。
老猿偷吃熟透的果实,驯鸽从高台上飞下来。
砍柴人的斧头声在寂静中回响,鱼形的大门映照着弯曲的小路。
观鱼在濠水边想起庄子和惠施,结社的人坐在一起像是在宗庙里祭祀雷神。
归巢的鸟儿乱飞时发出格磔的声音,划船离去的橹声发出呕哑的哀鸣。
看云时在秋天久久站立,玩月时在夜晚徘徊。
珍珠因为圆润而自豪,犀牛不需要炫耀也能让人看见它的皮毛光辉。
这里应该只有你这样的地方,何必要回忆天台(天台山)呢?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田园画卷。首联“句水声东转,昭山势北回”以流水与山势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流动之美。接着,“三洲环白浪,一径踏青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小径蜿蜒于绿意盎然的青苔之上,与远处白浪环绕的洲岛相映成趣。颔联“牖对遥岑敞,门迎别屿开”进一步扩展了视野,门窗对着远处的山峦敞开,仿佛邀请着远方的岛屿前来聚会,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和谐的空间感。颈联“鸥鹇如旧识,萝桂是新栽”则将自然界的生物人格化,鸥鸟和鹇鸟似乎与诗人相识已久,而新栽的藤萝与桂花则增添了亭子的生机与雅致。尾联“老猿偷熟果,驯鸽下生台”通过动物的行为,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而“樵斧鸣岑寂,鱼扉映曲隈”则在寂静中透露出生活的痕迹,斧头的声响打破了山林的寂静,而鱼扉映照在曲折的角落,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最后,“观濠立庄惠,结社坐宗雷”引用了庄子与惠施的故事,以及佛教中的宗雷,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哲学与宗教的思考与感悟。而“格磔归禽乱,呕哑去橹哀”则通过归鸟的混乱与离舟的哀鸣,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物活动以及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哲理的深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胡宿

420首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怜予栖遁处,谷口四无邻。白鹭须孤往,青山少一人。弄书儿女小,为道岁时新。未有蠲愁物,凭君赋绝伦。
奉同温宫谕移疾寺居之作
明·严嵩
九衢车马暗尘氛,仙客西堂卧白云。静爱市朝堪吏隐,胜将泉石与僧分。澄心夜对莲花水,秘曲朝披贝叶文。独有可人期不至,素琴萝径立斜曛。
舒城登观音寺偶会故人朱从善酌酒赓诗至晚而别
明·李裕
役役苦连旬,偶得山水趣。龙冈势盘环,淝水奔回互。窈窕青莲宫,独倚云间住。石门青重重,松杉夹微路。殿隐翠微中,僧归夕阳处。飞溜溅香雪,宝树凝甘露。梵语空中闻,天花檐外雨。山.....
八声甘州·玉鳞口飞瀑
清末近现代初·梁启勋
是银河倒泻下天来,珠玉散缤纷。听泠泠激石,淙淙穿亢,溅洙飞尘。潇洒千年风雨,岩壑自生云。潭水沉松影,鳞甲惊人。夹道悬崖天窄,度小溪清浅,时见青蘋。喜深山昼永啼鸟倍相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