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山
松
歌
南
山
松
,
百
里
阴
翳
车
师
东
,
参
天
拔
地
如
虬
龙
。
合
抱
岂
止
数
十
围
,
拜
爵
已
受
千
年
封
。
其
间
最
老
之
古
树
,
或
曾
阅
历
汉
唐
平
西
戎
。
山
椒
据
险
筑
营
垒
,
牧
夫
樵
采
孙
枝
空
。
金
戈
铁
马
恣
蹂
躏
,
燎
原
不
尽
仍
青
葱
。
茯
苓
蟠
其
根
,
苍
鼠
游
其
丛
。
鳞
甲
裹
层
冰
,
柯
条
撼
朔
风
。
王
师
十
万
征
西
域
,
伊
吾
直
走
阳
关
通
。
中
材
相
度
构
广
厦
,
大
材
臃
肿
莫
可
攻
。
剥
取
霜
皮
厚
三
尺
,
花
纹
绣
蚀
胭
脂
红
。
宋
斤
鲁
削
成
异
彩
,
军
城
制
作
几
筵
供
。
下
余
木
屑
香
且
艳
,
清
光
乱
沸
霞
光
浓
。
更
调
乳
酥
入
穹
帐
,
臭
味
竟
与
团
茶
同
。
养
荣
益
胃
滋
脏
腑
,
服
食
常
觉
精
神
融
。
玉
华
金
液
任
君
饵
,
愿
蹑
鹿
皮
仇
季
之
仙
踪
。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写山
写植物
季节
冬
情感
敬仰
赞颂
译文
南山松,挺立百尺荫遮着东方的车师,树干高耸,伸入云端如同虬龙一般。
这山中树木参天拔地,围径大的难以数清,甚至可能曾经受封接受爵位。
这里最古老的树木中,有些甚至经历过汉唐时代西边的戎狄战乱。
高山之巅修建着险峻的营垒,放牧的人和采樵的人却只能寻找它们的子孙。
金戈铁马肆意践踏,但松树依旧青葱不倒。
茯苓生长在它的根部,苍鼠在其丛中游走。
树皮上覆盖着鳞甲般的冰层,枝条在北风中摇曳。
王师十万大军征讨西域,一路直通阳关。
有能之士测量后建造了广厦,而那些巨大的木材却无法被攻克。
剥下三尺厚的霜皮,露出花纹被腐蚀得如同胭脂般红的木质。
用宋国的斤、鲁地的削,将其雕琢成各种异彩,为军城制作了几案供器。
剩下的木屑又香又艳丽,其光彩如同沸腾的霞光一般浓烈。
再加入乳酥调制成穹帐中的食物,其气味竟与团茶相似。
食用后能养荣益胃滋脏腑,常服常觉精神融合一体。
玉华金液任你选择食物,我愿踏上追寻仇季仙踪的道路。
赏析
这首《南山松歌》由清代诗人沈青崖所作,以南山松为题,描绘了松树的坚韧不拔和生命力的顽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松树比作虬龙,形容其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同时,通过描述松树历经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表现了其古老而坚韧的生命力。诗中还提到了松树的自然环境,如山峰、险要之地、营地等,以及松树周围的小动物,如茯苓、苍鼠等,展现了松树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此外,诗人还赞美了松木的实用价值,如可用于建筑、制作器具等,以及其作为药材的药用价值,如能滋养身体、增强体质等。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南山松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向往。沈青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力量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