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居
士
煎
茶
再
次
前
韵
赠
之
东
山
寺
里
逢
君
语
,
问
君
何
谓
西
来
祖
。
鼻
孔
撩
天
唤
不
应
,
呼
童
汲
水
敲
茶
鼓
。
写景抒情
茶艺
友人交往
春山采水
译文
第一句“东山寺里逢君语,问君何谓西来祖。”翻译为:在东山寺里遇到你,我询问你来自哪里,为何被称为西来的祖师。
第二句“鼻孔撩天唤不应,呼童汲水敲茶鼓。”翻译为:你的鼻孔朝天,我呼唤你你却不应答。于是我呼唤童子,让他去汲水并敲动茶鼓。
赏析
这首诗以对话形式展开,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人王庭圭在东山寺偶遇李居士,便以“西来祖”为题,探讨了关于人生、修行和自我认知的深刻问题。首句“东山寺里逢君语”,描绘了相遇的场景,一个宁静的东山寺中,两位智者相会,开始了他们的对话。接着,“问君何谓西来祖”,直接引入了主题,询问对方对“西来祖”的理解,这里的“西来祖”通常指佛教中的祖师,代表了佛法的传承与智慧的源泉。“鼻孔撩天唤不应”,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某种超然境界的追求,仿佛是鼻孔直冲云霄,却无人应答,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深处自我认知的探索。这种行为象征着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对自我存在的质疑与反思。“呼童汲水敲茶鼓”,则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通过这一场景,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高深莫测的理论或极端的行为,而是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通过简单的生活活动,如汲水煮茶,来体验和领悟生命的真谛。这不仅是对李居士个人修行方式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生活禅悟的一种倡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禅宗思想与日常生活哲学,既富有哲理性,又不失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超越的不懈追求。
猜您喜欢
茜泾庄上人以诗招饮用韵答之(其二)
元·张仲深
清江三日客,风色晚骚骚。古寺催尝酒,诗人免解貂。永怀方外友,时见雨中招。彷佛蓬壶路,何须问紫霄。
人间
宋·许月卿
人间潇洒柳塘仙,三遣诗来各四篇。安得左螯右杯酒,与君烂醉柳塘边。
宋郡丞季鹰邀饮署中同华父得吟字
明·欧大任
雄郡开名胜,三年我甫寻。池渟浈水出,窗纳岭云深。客里多吴语,尊前半越吟。淹留堪水夜,一慰故人心。
登宝月台寄怀幻上人
明·欧必元
为访城边寺,皈依上乘禅。泉清龙跃处,僧去鹤归年。想已人天隔,心犹吴越连。何时飞锡至,竹下共谈玄。
尝茶和公仪
宋·梅尧臣
都蓝携具向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汤嫩水轻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