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九
会
郡
楼
山
清
气
爽
九
秋
天
,
黄
菊
红
茱
满
泛
船
。
千
里
结
言
宁
有
后
,
群
贤
毕
至
猥
居
前
。
杜
郎
闲
客
今
焉
是
,
谢
守
风
流
古
所
传
。
独
把
秋
英
缘
底
事
,
老
来
情
味
向
诗
偏
。
秋景
咏物
写花
菊花
地点
郡楼
抒情
怀古
情感
秋天
写山
译文
在九秋时节,山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满载着黄菊和红茱萸的船在湖面中荡漾。
言而有信的品行能够跨越千里的距离得到后人的铭记,许多德才兼备的贤人都会齐聚一堂,但我也不自谦地站在他们面前。
如今这个闲散的杜姓客人为何如这一般?而谢守的流芳百世之风却一直被人们传颂。
我独自沉醉于秋天的花朵,这是为了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到了老年,我的情感和趣味都更加偏向于诗歌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米芾在重阳节于郡楼上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雅集的和谐交融。首句“山清气爽九秋天”,开篇即以“山清”、“气爽”、“九秋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九秋天指的是农历九月,此时秋高气爽,山色格外清朗,为聚会提供了绝佳的背景。“黄菊红茱满泛船”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聚会时船上盛放的黄菊与红茱萸,色彩鲜明,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泛舟于湖上,赏花饮酒,别有一番风味。“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这两句表达了聚会中嘉宾云集,言谈甚欢,似乎千里的距离也无法阻隔这份相聚的喜悦。群贤毕至,显示出聚会的高雅与广泛的人脉。“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这里借用了杜甫和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聚会中不乏文人雅士,他们的风流才情如同古代的杜甫和谢灵运一样,被后世传颂。“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最后两句点明了聚会的主题——赏花饮酒,吟诗作对。诗人独自举杯,品味着秋天的花朵,或许是因为年岁渐长,更加偏爱诗歌中的那份情感与韵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聚会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友情与文化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米芾
291首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江夏秋怀三首(其二)
宋·贺铸
人物骎寻迫暮迟,秋风万里来如期。幽虫切切竟何道,羁燕匆匆将安之。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肯将翰墨悲流落,寄语三闾彼一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