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山水
抒情
哲理
秋天的景象
抒情兼哲理
地方赞美
咏物

译文

皎洁的月亮高悬天中,光华照耀方圆千里之地。
震泽不过是一处水域,其覆盖的范围已经超过了二州之地。
娑罗即指岘山,错误地认为它的形状覆盖了大地。
地理位置仅在东吴的边缘,但这里的山水自古以来就十分秀美。
在这地方居住着皎洁的人,他们身着琼衣玉带作为装饰。
他们的地位高居仙人之列,学识与千年历史相匹配。
他们幽居独处,心中有所期盼,渴望与众仙交往。
金风带秋天的威严,疾速地随着云船到来。
清晨他们乘坐飙风飞升,傍晚返回时身上光芒四溢。
云雾中有风在驱使,蟾餮之口有刀剑锋利之象。
宫殿亭亭玉立于太阴之处,仿佛能看见星宿之气。
他们心境深沉无分夷险,真理洞察心灵之虚伪。
世人都称赞他们的功德,他们却坦然忘却世俗之事。
他们浩浩荡荡地引领我前行,我亦需振奋精神与他们一同奋起。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米芾创作,名为《和林公岘山之作》。诗中描绘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以及岘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月喻人,赞美了人的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诗的开头“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描绘了月亮在天空中的明亮与圆满,象征着纯洁与完美。接着“震泽乃一水,所占已过二”通过对比震泽(大湖)与月光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广阔与深远影响。“娑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则将岘山比作大地的形状,表达了对岘山雄伟壮观的赞美。诗人接着描述了岘山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点明了岘山位于东吴地区,拥有古老而美丽的山水风光。接下来,“中有皎皎人,琼衣玉为饵”将人比作皎洁的月光,穿着如琼玉般的衣物,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诗人进一步赞美了这些人的地位和学识,“位维列仙长,学与千年对”,他们如同仙人一般,与千年知识相对应,体现了他们的卓越与智慧。“幽操人独处,迢迢愿招类”表达了这些人在幽静中独自修行的愿望,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随后,“金飔带秋威,欻逐云樯至”描绘了秋季的凉风伴随着云帆而来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朝隮舆驭飙,暮返光浮袂”描述了日出时分乘坐马车疾驰,傍晚时分返回,月光映照在衣袖上的景象,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节奏。接着,“云盲有风驱,蟾餮有刀利”通过比喻,表达了云雾被风吹散,月亮如同锋利的刀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现象。“亭亭太阴宫,无乃瞻星气”将太阴宫比作仰望星空,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敬畏之情。“兴深夷险一,理洞轩裳伪”则揭示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或挑战,内心深处的信念和真理是不变的。最后,“纷纷夸俗劳,坦坦忘怀易”对比了世俗的忙碌与内心的轻松,强调了忘却尘世烦恼的重要性。“浩浩将我行,蠢蠢须公起”表达了诗人愿意与他人一同前行,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山水、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米芾

291首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