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桥
世
医
卷
杏
满
庐
山
万
树
红
,
飞
花
流
水
石
桥
东
。
宅
前
奔
犬
寻
朱
孺
,
车
上
悬
蛇
学
华
公
。
橘
井
香
泉
春
不
断
,
稚
川
丹
灶
火
长
烘
。
试
看
洗
药
桥
头
水
,
谛
认
原
来
一
样
同
。
写景
山水
春天
咏物
怀古
写水
地点
石桥
杏树
译文
庐山上万树杏花绽放,红色如火,缤纷的花瓣随流水飘落至石桥东。
宅前奔跑的犬只寻找着朱孺,车上的蛇形装饰品仿照着华公的样式。
橘井中的香泉之水春意盎然,源源不断,稚川的丹灶上火焰长久烘烤。
试着看那洗药桥下的水,仔细辨认,原来每一处都是相同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杏花盛开的美景与世医生活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之感。首句“杏满庐山万树红”,以“杏满”二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庐山杏花盛开的壮观景象,一片红艳欲滴的景色跃然纸上。接着,“飞花流水石桥东”,将视线从高处的杏花转至低处的流水与石桥,动静结合,画面更加丰富生动。此处的“飞花”不仅指落花飘舞,也暗喻着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的循环。“宅前奔犬寻朱孺,车上悬蛇学华公”两句,通过“奔犬”和“悬蛇”的细节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古代医学家的故事,朱孺和华公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这里借以表达对医学知识传承的重视与敬仰。犬寻找主人,蛇悬挂于车,看似寻常的场景,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橘井香泉春不断,稚川丹灶火长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橘井象征着长寿与健康,香泉代表了清新的生命力,而“春不断”与“火长烘”则寓意着生命与知识的永恒延续。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医学理念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最后,“试看洗药桥头水,谛认原来一样同”以洗药桥头的流水为引,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相似之处,无论是自然界的万物,还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相通之处。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杏花、世医生活、自然景观与人文故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健康与知识传承的崇高追求。
张天赋
554首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