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怀
写景抒情
赞美友情
怀古抒情
秋天写景
赞美先生
情感思乡
写景秋天色

译文

轻轻的咳嗽洗去了口渴尘埃的困扰,草堂在秋色中显得满庭新绿。
八闽(地名)的声望如山般厚重,万古流传的斯文(指文化、学问)有着一脉相承的亲近。
天地的纲常归于范冶(可能是指某种规范或制度),蛟龙在云雨中在江边兴起。
怀念你几夜,在梦中与你的精神交流频繁,纸帐里梅花的影子常常出现。

赏析

此诗《谢林吾滨先生过访》由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林吾滨先生相遇的情景及内心感受。首句“謦欬深承洗渴尘”描绘了林吾滨先生来访时的场景,其言语如同清风拂面,洗净了心中的尘埃,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接着,“草堂秋色满庭新”一句,以秋日草堂的清新景象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八闽声价如山重,万古斯文一脉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林吾滨先生的名声比作高山,强调了其在文化领域的崇高地位;同时,通过“万古斯文一脉亲”,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情感联系,体现了友情的长久与深厚。“天地纲常归范冶,蛟龙云雨起江滨”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林吾滨先生比作能够塑造天地规则、引导蛟龙云雨的伟人,象征其在社会与文化领域的重要影响力。同时,江滨的景象也寓意着友情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怀君几夜神交处,纸帐梅花入梦频”表达了诗人对林吾滨先生的思念之情。每当夜晚来临,诗人便在心中与友人相会,梦中常常出现梅花与纸帐的景象,既展现了友情的深切,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来访的场景描绘、情感表达以及对友情、文化与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张天赋

554首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猜您喜欢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秋暮寄怀孟畹
明·黄淑德
孤馆萧条落叶红,故人遥隔水云东。追思往事浑如梦,转觉豪华总是空。径草乱垂犹带露,庭花渐老不禁风。愁怀缕缕凭谁诉,閒倚阑干数断鸿。
丁香结·秋日梨花,再和君特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金屋多娇,玉容无主,心事看秋如醉。正雨酥云腻。有素月、漫约黄昏临砌。送春余艳在,流尘溅、泪痕暗里。婵娟俱冷,也要数点微微雪意。何似。懒困倚东阑,拚却良辰自睡。故国青旗,深.....
和国信子育元韵(其五)
宋·彭汝砺
傍火时寻柏子烧,青灯笑语夜寥寥。殊方更喜人情好,长日不知山路遥。
秋日集邓山人馆
明·陈迁
萧条短鬓卧郊园,树里秋声落酒尊。自我乞身归五岳,可谁并辔走中原。美人只在青溪曲,过雁堪悲黄叶村。明月关山千里梦,野花蛮草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