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咏
(
其
八
)
接
木
移
花
本
有
师
,
花
开
木
长
更
知
谁
。
春
风
却
自
无
情
种
,
就
是
春
风
亦
不
知
。
写物
咏物
写生长
春天
哲理
情感
写春风
赏析
这首诗《杂咏(其八)》由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首句“接木移花本有师”,以“接木移花”这一传统技艺为引子,暗喻生命的传承与延续。这里的“师”不仅指技艺上的传授者,更象征着自然法则与生命智慧的传递者。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次句“花开木长更知谁”,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以“花开木长”这一自然现象为载体,表达了对生命成长过程的赞美与敬畏。然而,“更知谁”三字又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疑问与感慨,似乎在询问:在这无尽的生命轮回中,究竟有多少生命的故事被我们所遗忘或忽视?接下来的“春风却自无情种”,将话题转向了春风,赋予了春风一种超然物外的“无情”特质。这里的“无情”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预测性。春风虽能催生万物,但它本身并无意识,不为任何特定目的而行动,体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伟大。最后一句“就是春风亦不知”,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复杂性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春风虽能带来生机,但它自身并不了解自己的力量与影响,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描绘,也是对人类智慧边界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宇宙奥秘的谦逊态度。伍瑞隆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哲学之思的交融。
猜您喜欢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花发沁园春
宋·王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