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鹿
山水
写景抒情
禅意
春天主题
怀古
友情
读书
惜时

译文

不要因为浮沉不定而互相猜疑,客人停下酒杯,仿佛也想把酒杯一起渡过去。
火宅(可能是指人世间的苦难)正准备乘着鹿离开,海潮初起,听到了佛法的妙音传来了。
云中包含着草药,在三春时节不断生长;座位上莲花开放,四种颜色斑斓绚丽。
我的心已经久定如水,希望追随得道的高僧去到那金碧辉煌的台地发誓。

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清雅的文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佛教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首先,“浮沉休自转相猜”一句,诗人以“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劝诫人们不要因外界的波动而自我猜疑,体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接着,“客有停杯想渡杯”描绘了饮酒之人暂时停下酒杯,似乎在思考如何继续前行的画面,寓意人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犹豫与深思。这一句巧妙地将饮酒与人生抉择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火宅正将乘鹿去,海潮初听妙音来”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火宅”和“鹿”、“海潮”与“妙音”的意象,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和对解脱的渴望。“火宅”象征着世俗生活的苦难,“鹿”则代表了寻求解脱的心灵,“海潮”与“妙音”则预示着佛法的智慧和慈悲。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寄托了其对精神超越的向往。“云含药草三春长,座拥莲花四色开”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云中蕴含着生长的药草,莲花在座中绽放出四种颜色,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多样性,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和谐。“久矣定来心似水,愿从开士誓金台”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内心的平静如同流水,愿意跟随高僧立下誓言,投身于佛法修行之中。这不仅是对自己内心的描述,也是对佛教信仰的坚定承诺。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佛教以及友情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随太守送神归而有感
宋·周南
泌水洋洋可乐饥,强寻囊粟止儿啼。自怜蠹简为儒误,也逐鸣笳到佛祠。文字不堪供吏役,姓名渐喜少人知。一廛未办归耕计,坐看槐堂绿荫移。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清·刘绎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