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咏物
海潮
壮志凌云
赞美
名胜
龟山

译文

我独自登上层峦叠嶂的山峰,寒烟弥漫,四周望去,苍茫的潮气与天边相连。
想要净化心中的尘埃,让思绪飘荡在千顷之外,直视空旷的景色,让心醉眼朦胧地向前延伸至万波之中。
似乎有河水涌来,如银河倒卷的三重浪涛;更像是驾起云车飞往六鳌之上的场景,如挂于天空中的翡翠宝石般高高悬挂。
想象着禹门前的群龙争相奋力向前,就像龙在沉睡中突然觉醒,引起沧海翻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面对海潮的壮丽景象时的内心感受。首句“层峦独上莽寒烟”描绘了诗人独自攀登高山的情景,寒烟缭绕,营造出一种孤高的氛围。接着“四望苍茫潮气连”一句,将视线从山巅拉至广阔的海面,海潮与天际相连,展现出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欲净尘胸千顷外,直空醉眼万波前”表达了诗人渴望心灵的净化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之情。诗人希望在广阔的视野中洗涤内心的尘埃,让心灵得到自由与解放,同时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波涛之中。“涌来三汲银河捲,驾去六鳌碧落悬”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元素,描绘了海潮如同银河般汹涌而来,又如同驾驭着六鳌(传说中的神兽)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海潮的壮观与神秘感。最后,“漫记禹门争奋鬣,且教沧海动龙眠”两句,以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身处大海之畔,却能像龙一样沉睡于深海,享受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