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
红
柿
红
梨
紫
漫
山
熟
,
冷
雨
萧
萧
落
乔
木
。
东
田
收
谷
亩
数
斛
,
筑
场
敛
积
高
如
屋
。
柴
车
斑
斑
黄
犊
健
,
丁
男
肩
涧
儿
指
秃
。
烹
猪
漉
酒
乐
社
神
,
急
鼓
悲
笳
断
仍
续
。
田
家
此
乐
何
所
忧
,
闾
里
至
老
还
相
收
。
道
傍
滞
穗
如
山
邱
,
何
处
老
翁
宁
有
求
。
写景
田园
抒情
秋天
民谣
赞美
情感
亲情
译文
译文:山上的柿子红了,梨也熟了,一片丰收的景象。冷雨在风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打在高大的乔木上。
译文:东边的田地里收获了大量的谷物,每亩数斛之多。人们修筑了场地,把谷物堆积起来,堆得像房屋一样高。
译文:拉着柴车的牛是斑斑点点的老牛,而那健壮的黄犊还在田间劳作。壮年男子肩上挑着担子,孩子们的手指因劳作而变得粗壮。
译文:人们烹煮着猪,滤出美酒来欢庆社神的节日。急促的鼓声和悲凉的笳声交织在一起,断断续续地回荡在空气中。
译文:农人们享受着这种快乐的生活,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乡里的人们无论老少都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译文:道路两旁堆积着大量的粮食,像山丘一样高。在这样的丰收景象中,哪个老翁还需要为生活担忧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乡村丰收后的欢乐场景,以及农民们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态度。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丰收时节的农村生活画卷。首句“柿红梨紫漫山熟”,以“柿红梨紫”点明季节,暗示果实累累,丰收在望。“漫山熟”则形象地描绘出满山遍野果实成熟的景象,色彩丰富,充满生机。接下来“冷雨萧萧落乔木”,描绘了秋雨绵绵,落叶飘零的景象,虽有几分萧瑟,却也衬托出丰收的喜悦。“东田收谷亩数斛,筑场敛积高如屋。”这两句直接描绘了丰收的场景,稻谷丰收,堆积如山,场面壮观。通过“数斛”和“高如屋”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粮食的丰饶。“柴车斑斑黄犊健,丁男肩涧儿指秃。”描绘了农忙后的休息场景,牛车斑驳,黄犊健壮,男人们肩扛重物,孩子们玩耍,各得其乐。这里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收获后的轻松与满足。“烹猪漉酒乐社神,急鼓悲笳断仍续。”描述了村民庆祝丰收的场景,通过“烹猪漉酒”、“乐社神”、“急鼓悲笳”等细节,展现出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欢庆气氛。最后,“田家此乐何所忧,闾里至老还相收。”表达了农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能从中找到乐趣,享受丰收带来的幸福。而“道傍滞穗如山邱,何处老翁宁有求。”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丰收后村里的富足,连路边散落的谷穗都堆积成丘,可见粮食之多,生活之富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丰收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刘攽
1268首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