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寒
不
敢
怨
云
雾
,
不
敢
悲
雪
霜
。
此
是
上
帝
令
,
所
以
诛
愆
阳
。
不
见
李
与
桃
,
前
日
胡
为
芳
。
不
见
蚊
与
穥
,
往
日
胡
为
翔
。
反
时
固
为
妖
,
徼
倖
真
不
祥
。
但
令
冷
气
除
,
岂
敢
虞
冻
僵
。
吾
道
不
终
穷
,
君
看
松
与
篁
。
抒情
冬天
咏物
写景
哲理
赞颂
节令
大寒
译文
译文:不敢怨恨云雾,也不敢悲伤雪霜。
译文:这是上帝的命令,用来惩罚过失的阳光。
译文:看不见李树和桃花,它们之前为什么开放呢?
译文:看不见蚊子和穣虫,它们以前为何飞翔?
译文:违反时序自然就是妖异,侥幸的结果真的不祥。
译文:只要让冷气消散,怎么敢预料会被冻僵呢?
译文:我的道路不会最终困窘,你看那松树和竹林就知道了。
赏析
这首诗名为《苦寒》,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诗中以自然界的景象和现象为喻,探讨了人生中的逆境与挑战。首句“不敢怨云雾,不敢悲雪霜”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抱怨的心态,即使外界环境恶劣,也不轻易陷入消极情绪之中。接着,“此是上帝令,所以诛愆阳”一句,似乎在暗示自然界的严寒是上天的旨意,旨在惩罚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或事物。接下来的几句“不见李与桃,前日胡为芳。不见蚊与穥,往日胡为翔”,通过对比不同生物在不同时间的表现,强调了自然界中存在着既定的秩序和规律,每种生物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条件来展现其生命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即每个人或事物都应该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和时机,不应妄图超越或违背自然法则。“反时固为妖,徼倖真不祥”进一步阐述了违反自然规律所带来的后果,如同妖怪一般,最终会带来不幸和灾难。而“但令冷气除,岂敢虞冻僵”则表达了对改变不利环境的渴望,以及对保持生存状态的谨慎态度。最后,“吾道不终穷,君看松与篁”以松竹为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恒的生命力。这里不仅赞美了松竹的特性,也寓意着诗人坚信自己的道路不会终结,即使面临严寒,也会像松竹一样坚韧不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现象,深刻地探讨了人生态度、自然法则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面对逆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以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外在的和谐。
刘攽
1268首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其七)
明·刘泰
白战诗成砚己冰,案头饥鼠乱窥灯。支离瘦影跏趺坐,好是人间戴发僧。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