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维
扬
辞
亲
暂
归
里
中
登
楼
有
作
烂
漫
家
山
景
物
妍
,
西
风
收
拾
下
蛮
笺
。
半
分
寒
事
梅
花
里
,
一
段
幽
怀
夕
照
边
。
渔
唱
凄
凉
招
野
色
,
雁
行
缥
缈
带
晴
烟
。
淮
山
只
在
栏
干
北
,
目
送
飞
云
重
黯
然
。
写景
山水
情感
思乡
秋景
咏物
梅花
怀古
离别
目送
译文
美丽的家乡风景如画,西风吹过,将这一切的美好都记录在精美的画卷上。
在寒冷的天气中,梅花独自开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我在夕阳的余晖下,怀揣着一份深深的情感。
渔夫的歌声凄凉而哀伤,仿佛在召唤着野外的景色,大雁排成行,飘渺地飞行在晴朗的天空和袅袅的炊烟之间。
淮山就在栏杆的北边静静地立着,我目送着天空中飘过的飞云,内心变得更加暗淡无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风光图。开篇两句“烂漫家山景物妍,西风收拾下蛮笺”写出了家乡山色的繁盛美丽,以及秋风轻拂下落叶的声音,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半分寒事梅花里,一段幽怀夕照边”则是诗人在梅花丛中寻觅到了初冬的冷意,同时心中也蕴含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寂寞,那些深沉的情怀伴随着傍晚时分的阳光,显得更加凄凉。“渔唱凄凉招野色,雁行缥缈带晴烟”这两句通过渔人的歌声和大雁的飞行,描绘出了秋天的萧瑟与辽阔。渔人之歌不仅凄凉,而且似乎能召唤出大自然的野趣,而远处的大雁则在晴空中拉长了它们的身影,仿佛带着一缕淡淡的云烟。最后,“淮山只在栏干北,目送飞云重黯然”表达了诗人登上高楼,眺望家乡淮水之南的山峦,这些山峦就如同栏杆般矗立在北方。诗人的视线随着飘逸的云朵一同向远处延伸,那份黯然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故土的深情和不舍。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鲜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山水之美的留恋,以及秋天给人带来的凄凉感慨。
张绍文
21首
张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载其词四首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