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情感
写人

译文

残妆满面泪流不断,心中藏着许多情感却难以言说。
云髻散乱,我因忧愁而不想梳妆,因为害怕镜子中的自己会像被拆散的凤凰般显得憔悴,怕看自己的影子如受惊的凤凰,会让人心生恐惧。
南边的邻居家传来了女子佩戴的玉佩声,预示着有女子出嫁;而北边则有新婚的喜庆,人们已经梦见兰花盛开,预示着新婚的幸福。
只有深闺中的我,憔悴而孤独,年复一年只能依靠着绣床发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闺中哀怨相思的凄美画面。开篇“残妆满面泪阑干,几许幽情欲话难”两句,通过女子未洗净的胭脂和不断涌出的泪水,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哀愁和不能言说的苦楚。接下来的“云髻懒梳愁拆凤,翠蛾羞照恐惊鸾”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思念之情而无心整理头饰的状态,以及她对镜中映出的容颜感到羞涩和害怕,这里的“云髻”、“翠蛾”都是古代妇女装饰品,借以表现女子愁肠百结的心境。“南邻送女初鸣佩,北里迎妻已梦兰”两句,通过对比南邻送别之女和北里梦回之妻的不同情景,凸显了自己孤独无伴的悲凉。这里的“鸣佩”、“梦兰”都是古代婚礼中的习俗,比喻分别代表着别离与团聚。最后,“惟有深闺憔悴质,年年长凭绣床看”两句,表达了女子在深闺中独守空房,只能通过织布来消磨时光和寂寞,她的心志如同精美的绣花,逐渐被时间所淹没。这既是对她内心世界的描摹,也隐含了对生活无望的悲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哀怨与孤独。

薛逢

83首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夜游宫(其二)宫词
宋·陆游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馀生,今至此。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