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
南
寄
孙
仲
衍
南
园
虚
夜
月
,
风
景
罢
登
临
。
巩
洛
成
尘
迹
,
青
齐
入
苦
吟
。
升
沈
凋
壮
节
,
匡
济
负
初
心
。
薄
宦
容
身
得
,
宁
辞
雪
满
簪
。
抒情写景
怀古
友情
励志
写雪
地点
济南
译文
南园夜空的明月映照,曾经的登临之景已不复存在。
巩洛之地已经留下历史的痕迹,青齐之地则被写进了我的苦吟之中。
经历世事沉浮,壮志未改;心怀匡济天下之志,初衷未曾改变。
虽然所得的职位不高,但我因此得以安心生活,不再担忧世事,即使面对满头白发也无所畏惧。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德所作的《济南寄孙仲衍》,表达了作者在夜晚南园独游时的感慨。首句“南园虚夜月”描绘了静谧而空寂的南园之夜,明亮的月光洒落,显得格外清冷。接着,“风景罢登临”暗示了诗人已经游览完毕,但美景未能排解心中的思绪。诗中“巩洛成尘迹,青齐入苦吟”暗指历史变迁,曾经繁华的巩洛之地如今只剩下遗迹,而诗人身处青齐之地,面对此景只能发出深沉的哀叹和苦吟。诗人感叹个人的升降沉浮与壮志未酬,曾经的抱负和初衷似乎已被现实消磨。“升沈凋壮节”表达的是岁月蹉跎,壮志不再的失落感。“匡济负初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遗憾,他未能实现匡扶天下的初心。最后一句“薄宦容身得,宁辞雪满簪”,诗人以“薄宦”自嘲,表示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但仍愿意忍受仕途的艰辛,哪怕头上白发如雪堆积,也无怨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初心的坚守。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