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
香
阁
选
入
湖
海
耆
英
集
小
院
深
沈
莲
漏
永
,
银
叶
轻
盈
覆
蝙
鼎
。
东
风
不
起
绣
帘
垂
,
雨
重
云
母
晴
烘
影
。
宿
酲
未
解
枕
还
欹
,
梦
绕
屏
山
午
篆
移
。
花
染
蝶
须
春
栩
栩
,
烟
蟠
鹊
尾
昼
迟
迟
。
铜
沟
气
暖
罗
衾
薄
,
肌
骨
清
融
神
未
觉
。
起
来
捲
幔
久
支
颐
,
满
架
蔷
薇
己
开
萼
。
写景
春景
抒情
写花
蔷薇
时间
室内景象
译文
小院深沉,莲花漏的计时声悠长,银色的叶片轻轻覆盖着铜制的香炉。
东风不再吹动,绣帘低垂,雨滴落在云母石上,晴天时阳光投下影子。
宿醉未消,头枕着枕头还是斜倚着,梦中萦绕着屏风山峦,午时的香篆已经移动。
花朵染上了蝴蝶的触须,春天生机勃勃,烟雾缭绕中喜鹊的尾巴在白昼中缓缓移动。
铜沟里的气息温暖了丝织的被褥,感觉肌肤与骨骼清凉相融,精神却还没有完全恢复。
起床卷起帘幕长时间托腮思索,满架的蔷薇花已经开放了花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邃宁静的小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午后的情景。首句“小院深沈莲漏永”,以“深沈”二字营造出小院的幽静氛围,而“莲漏永”则暗示时间的悠长,仿佛连莲花滴落的水声都显得格外悠长。接着,“银叶轻盈覆蝙鼎”一句,将注意力转向了室内,银叶与蝙蝠图案的香炉在轻风中摇曳,增添了几分雅致与神秘。“东风不起绣帘垂,雨重云母晴烘影。”描绘了微风不兴,绣帘低垂的景象,而窗外的雨后阳光透过云母,映照出温暖的光影,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宿酲未解枕还欹,梦绕屏山午篆移。”写出了诗人尚未完全清醒的状态,午后的时光在屏风的阴影中缓缓移动,似乎连梦境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花染蝶须春栩栩,烟蟠鹊尾昼迟迟。”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花朵与蝴蝶相互映衬,烟雾缭绕中的鹊尾(香烟)似乎也在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最后,“铜沟气暖罗衾薄,肌骨清融神未觉。”通过铜沟(可能指铜制的香炉)散发的温暖气息,表现了室内环境的舒适,而“罗衾薄”则暗示衣物的轻薄,与“肌骨清融”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身心俱适的状态。“起来捲幔久支颐,满架蔷薇己开萼。”则描述了诗人从沉思中醒来,卷起窗帘,发现蔷薇已悄然绽放,整个场景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营造了一幅春日午后小院的静谧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