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夏
雨
窗
感
怀
凄
其
风
雨
暗
书
楼
,
病
久
那
堪
近
麦
秋
。
绿
遍
桑
田
飞
戴
胜
,
烟
深
竹
墅
听
鸣
鸠
。
屦
因
晴
少
常
悬
壁
,
帘
为
寒
多
懒
上
钩
。
自
是
春
归
情
思
减
,
青
山
莫
笑
倦
追
游
。
写景
夏天
抒情
动物
鸣鸠
节气
麦秋
情感
田园
山水
写雨
译文
风雨交加的天气阴暗了书楼,身体久病在身,难以承受接近麦子成熟的夏季。
绿色的桑田里,戴胜鸟在飞翔,烟雾弥漫的竹林别墅中,可以听到斑鸠的鸣叫。
因为晴天少,我的鞋子常常挂在墙壁上,因为寒冷,窗帘也懒得挂起钩子。
春天已经过去,我自己的情绪也随之减缓,不要因为我的疲惫和倦怠而笑我。
赏析
这首《初夏雨窗感怀》由明代诗人谢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雨中书楼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凄其风雨暗书楼”,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阴冷、潮湿的氛围,风雨交加,使得书楼显得格外昏暗,为整首诗奠定了哀愁的基调。接下来,“病久那堪近麦秋”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加之临近麦收季节,这种双重的压力让诗人感到难以承受,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痛苦。“绿遍桑田飞戴胜,烟深竹墅听鸣鸠。”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绿意盎然的桑田中,戴胜鸟翩翩飞翔;竹林深处,布谷鸟的啼鸣回荡。这样的画面虽美,却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美景与哀愁交织,更显凄凉。“屦因晴少常悬壁,帘为寒多懒上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晴天少有的时候,鞋子常常被晾在墙壁上;寒冷的天气里,窗帘懒得拉开,可见诗人生活的慵懒与对现实的逃避。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状态。最后,“自是春归情思减,青山莫笑倦追游。”诗人直抒胸臆,表示随着春天的逝去,自己的情感也随之减退,对游玩的兴趣也逐渐消散。他以青山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对自身情感变化的接纳,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通过对初夏雨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位身处困境、渴望解脱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文人形象。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