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次
韵
五
首
(
其
三
)
天
命
狂
胡
然
未
然
,
腥
风
吹
满
汉
山
川
。
两
厓
身
任
纲
常
去
,
万
死
精
悬
日
月
边
。
荒
冢
谩
歌
华
表
鹤
,
游
人
长
恨
洛
阳
鹃
。
只
今
应
与
西
湖
鄂
,
来
往
旌
旗
度
紫
烟
。
怀古
抒情
写景
历史事件
地点
西湖
情感
忧民
译文
译文:天命如狂风一般不可捉摸,然而事情还未完全明了。血腥的风吹过汉家的山川,处处充满战争的惨烈。
译文:坚守两旁(此处可以指民族或国家)的人肩负着纲常伦理的重任,即使面临万死之险,他们的忠诚和决心也如日月般高悬于天地之间。
译文:在荒凉的坟墓旁,随意歌唱着像华表之上的仙鹤般悠扬的曲调。而游人常常为洛阳的杜鹃鸟所唤起的哀愁所困扰。
译文:现在(或者只在这片地域),战旗在西湖鄂之地飘扬,紫烟中,来往的是战争的士兵和旌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首句“天命狂胡然未然”,以“狂胡”暗指外族入侵,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反思。“腥风吹满汉山川”,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渲染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氛围。接着,“两厓身任纲常去,万死精悬日月边”,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在历史洪流中的抉择与牺牲,他肩负着维护道德与秩序的重任,不惜付出生命代价。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荒冢谩歌华表鹤,游人长恨洛阳鹃”,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华表鹤与洛阳鹃,分别象征着逝去的英雄与繁华的过去,游人的长恨则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叹。最后,“只今应与西湖鄂,来往旌旗度紫烟”,诗人将眼前的场景与历史的宏图相联系,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延续。西湖鄂,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地点或事件,而“来往旌旗度紫烟”则描绘了一幅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画面,强调了历史的深远影响和人物的不朽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以及道德责任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