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南
海
王
殿
下
咏
秋
胡
妻
诗
(
其
七
)
披
帷
怅
有
望
,
出
门
迟
所
欲
。
彼
美
复
来
仪
,
惭
颜
变
欣
瞩
。
兰
艾
隔
芳
臭
,
泾
渭
分
清
浊
。
去
去
夫
人
子
,
请
殉
川
之
曲
。
悼亡
离别
抒情
写景
秋节
婉约
译文
揭开帘子我满心惆怅,出了门又在徘徊迟疑。
那位美丽的人儿再次来临,让我羞愧又欢喜。
兰草与艾草虽气味不同,却能各自散发芳香;泾水与渭水虽分流而异,却同为清浊分明。
我会永远离开人世间,投身于那川的曲流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等待心上人归来的情景,充满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首句“披帷怅有望”,女子在帘幕之后,满怀期待地凝望,心中既有希望也有淡淡的忧伤。接着“出门迟所欲”,她走出门,却迟迟未能找到自己想要见的人,这份等待显得既焦急又无奈。“彼美复来仪,惭颜变欣瞩”这两句,当心上人终于出现时,女子的面容由羞涩变为欣喜,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这里通过“惭颜”与“欣瞩”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女子复杂的心情变化。“兰艾隔芳臭,泾渭分清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子与外界的纷扰进行对比,强调了她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如同兰花与艾草的香气不同,清澈的泾水与浑浊的渭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不仅是对女子人格的赞美,也暗示了她对爱情的坚守与追求。最后,“去去夫人子,请殉川之曲”表达了女子愿意追随心上人直到天涯海角的决心,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她的爱也不会改变。这种深情与执着,让人感受到爱情的伟大与纯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爱情中的美好与坚韧,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勇敢与坚持。
王融
92首
王融(466--493):字元长,南朝齐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宰相王导的六世孙,王僧达之孙,王道琰之子,王俭(王僧绰之子)的从侄。他自幼聪慧过人,博涉古籍,富有文才。年少时即举秀才,入竟陵王萧子良幕,极受赏识。累迁太子舍人。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