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地点
胥山庙
历史
怀古
战争
悼亡
情感
思乡
秋天

译文

想要为父兄的仇恨讨回公道,却无钱无势(底用平生锡盖侯)。
冤屈之人的尸骨尚未沉没于吴地的月光下,战死的英灵初回楚地已到了秋天。
西施正倚着恩宠的容颜,范蠡即将乘船离开故土。
依然要面向松陵展现对敌人的坚定决心,厨子的工具依旧摆放在层层楼台上。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既明所作的《胥山庙(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以胥山庙为背景,讲述了春秋时期的故事。首句“间关欲雪父兄雠”描绘了复仇的决心,像雪一般坚决;“底用平生锡盖侯”则讽刺了那些追求功名的人,暗示真正的价值不在封侯。接下来,“冤骨未沈吴月晓,征魂初返楚云秋”通过月夜和秋云,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暗示着冤情未了和战争的残酷。“西施正倚承恩貌,范蠡将移去国舟”借西施和范蠡的典故,暗指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西施虽得宠,范蠡却选择离开,寓意世事无常。最后两句“尚向松陵亲却敌,藁砧依旧在层楼”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藁砧(古代妇女称夫为藁砧)在高楼上的孤独,象征着家国之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巧妙引用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与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钓台
宋·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