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怀
孟
夷
庚
秋
日
黄
陂
下
,
孤
舟
忆
共
谁
。
江
山
三
楚
分
,
风
雨
二
妃
祠
。
知
己
秦
貂
没
,
流
年
贾
鵩
悲
。
中
原
正
兵
马
,
相
见
是
何
时
。
秋天写景
怀古抒情
思乡思念
边塞战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怀念的情感,诗人在黄昏的陂畔之下,独自驾舟,心中萌生对往事与旧友的思念。"江山三楚分"表达了天涯海角的相隔,而"风雨二妃祠"则是用历史典故暗示着悲凉的情怀。"知己秦貂没"与"流年贾鵩悲"两句,通过古人珍贵的皮毛和鸟儿的比喻,表达了对难得知音之人的不舍与哀伤。最后一句"中原正兵马,相见是何时"则透露出战争频仍、人心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对于能否再次与亲朋好友团聚的焦虑和无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是一篇集思念、哀伤与时代忧虑为一体的佳作。
罗隐
507首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猜您喜欢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在郡秋怀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
醉歌
宋·陆游
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于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平.....
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宋·楼钥
沧水海豹来京畿,系裙尧舜深恶之。元祐政和能几时,女真航海来乞师。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国何与潜与期。岛夷日张耶律卑,城门失火殃鱼池。督亢虽入空无赀,免夫赋及东南垂。庙谟颠倒几.....
子佩弟见访留赏牡丹兼忆子求
清·曹玘
忆曾同醉复同吟,往事堪思不可寻。红袖倚阑春未老,绿窗欹枕月初沈。笙歌十五年前梦,风雨三千里外心。独喜护花天有意,九分晴带一分阴。
秋日集邓山人馆
明·陈迁
萧条短鬓卧郊园,树里秋声落酒尊。自我乞身归五岳,可谁并辔走中原。美人只在青溪曲,过雁堪悲黄叶村。明月关山千里梦,野花蛮草忆王孙。
秋日偕亭山先生暨诸亲友饮城南寺山石上
明·于慎行
南溪不到已经年,溪上高丘坐渺然。日夕千峰悬片雨,城秋万木起寒烟。人归洛社真堪隐,地入桃源自是仙。眼底旧游浑欲尽,当歌莫惜酒如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