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怀
(
其
一
)
朝
看
花
未
稀
,
暮
落
已
如
许
。
四
时
有
代
谢
,
一
雨
变
炎
暑
。
山
亭
月
皎
皎
,
蟋
蟀
终
夜
语
。
凉
飙
集
素
襟
,
感
彼
机
中
妇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情感思乡
咏物抒情
译文
早上看花还未稀疏,但到了傍晚花已经落了很多。
四季不断更替变换,一场雨过后就变得非常炎热。
山亭中月亮明亮,蟋蟀整夜鸣叫。
凉风聚集成白色的衣衫,让我感受到正在织布的机妇的悲凉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触。首句“朝看花未稀,暮落已如许”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一日之内的变化,早晨花朵尚且繁盛,而到了傍晚,却已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四时有代谢,一雨变炎暑”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四季更迭、气候变换的规律,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山亭月皎皎,蟋蟀终夜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山亭之中,月光皎洁,蟋蟀在夜色中不停地鸣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秋夜的景色,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自然界的声响来表达自己的思绪。最后,“凉飙集素襟,感彼机中妇”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至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凉风吹过,仿佛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联想到“机中妇”,即织布机前的女子,她们辛勤劳作,生活艰辛,与自然界的季节变换形成了一种隐喻,暗示了人类生活的不易与自然界的无常之间的联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夜句三首(其一)
宋·陈师道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鹧鸪天
元·王恽
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寄赵景周抚干(其二)
宋·洪咨夔
杨柳青已絮,芍药红方葩。诗随去帆东,春风属谁家。音疏日月駃,目短天宇赊。小德最怜渠,丹颊三髻丫。
苏幕遮·钱塘避暑忆旧用美成韵
宋·赵必?
远迎风,回避暑。人似荷花,笑隔荷花语。无限情云并意雨。惊散鸳鸯,兰棹波心举。约重游,轻别去。断桥风月,梦断飘蓬旅。旧日秋娘犹在否。雁足不来,声断衡阳浦。
秋日书怀即寄谢酉卿
清·缪徵甲
仗剑出门去,飘然客又归。黄金从古重,青眼觉今稀。淮北凉先到,江南露欲晞。故人千里外,应亦念柴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