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写景
山水
写雨
夏景
小憩
赏景
移情于景
对山水的赞赏
感慨时光
庐山名胜
抒情

译文

青色的山峰高耸入云,延伸向东直至郢都(今湖北江陵一带)。寒冷的泉水飞流直下,山间郁郁葱葱,气象万千。
天空晴朗,洒下千林细雨,仿佛六月时节一般凉爽,万壑间生出阵阵清风。
我走入峡谷边缘,不小心惊动了浴于溪流中的白鹭,也瞥见一弯飞虹从山涧曲折穿行而挂。
我在此短暂停留,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就要离开,真希望能在此地安家,度过余生。

赏析

这首《游百丈泉》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描绘了百丈泉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首句“青嶂岧峣赴郢东”,以“青嶂”形容山色之青翠,“岧峣”描绘山势之高耸,而“赴郢东”则赋予山脉一种动态感,仿佛它们正向东方的郢地奔去,营造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接着“寒泉飞处郁嵷巃”,寒泉从高处飞流直下,激起层层水雾,山峰在水雾中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巃嵷巍峨,展现出泉水与山峦相映成趣的景象。“诸天晴洒千林雨,六月凉生万壑风”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天空比作洒雨的诸天,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从万壑中吹来的清凉之风,形象地描绘了百丈泉周围环境的湿润与凉爽。“小入傍崖惊浴鹭,斜穿曲涧挂飞虹”则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小动物与自然景观的互动。鹭鸟在溪边沐浴时被泉水声惊扰,而彩虹则在曲折的山涧中悬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后,“片时徙倚翻成惜,只合移家老此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之情。他感叹于如此美妙的时光稍纵即逝,甚至产生了想要在此定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想法。整首诗通过对百丈泉及其周边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袁宗道

251首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猜您喜欢

浣溪沙五月既望,骤雨初霁,同人出钱塘门,放棹湖心,暮烟四敛,清蟾浴波,光景奇绝,午夜复抵三潭,携酒飞泳亭上,荷盖舞风,绿云千顷,调冰雪藕,吟赏竟夕,不止翠羽明珠之感也,以云破月来花弄影为韵得七解
清·张景祁
飞雨才过洗曲尘。湖天如黛点鱼云。残阳一抹远山昏。雾縠笼花人似玉,风丝织簟浪生纹。晚凉时节易销魂。
将之山庄四首(其四)
清·玄烨
霖雨消尘迹,轻霞照野荆。词臣每扈从,上赏赋昆明。
雪观雨后对薜老峰
元·范梈
高阁飞雨过,新凉连海隅。竹溪鱼板集,松寺鹤巢孤。吏隐非兼得,登临适自娱。盛名苏季子,犹是老征夫。
蓦山溪
宋·仲殊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主人著意,何必念.....
游法海寺
清·爱新觉罗·弘历
岩扉觅路野花薰,未至招提意已欣。月相金容常自印,昔时今日杳难分。目穷远近吟中景,足蹑寻常望里云。记取夏山初过雨,绿螺如滴倚斜曛。
庆春泽漫·癸巳孟夏四日,进越华书院请业,与同人钟畹媛、陶秀崧、胡双仙、康姚娴、沈筱娟,荷亭赏雨,即赋一阕
清末近现代初·叶璧华
曲径寻花,幽亭问柳,闲鸥有约荷丛。倏暝金乌,苇芦声战天风。阿香倒演银河水,杂云鬟、佩响要东。把鸳鸯、残梦前溪,唤醒惺忪。波纹画槛红桩倚,看青钱万叠,玉喷珠融。分晕芭蕉,凉.....
和可斋泊况村雨霁二首(其一)
明·张岳
扁舟夜雨瘴溪中,晓起看山翠色重。万感忽来惟宴坐,远书欲寄漫题封。似闻瀚海秋飞箭,稍喜炎天近息烽。却怪南华忘物者,等閒空谷喜闻跫。
喜雨三首(其三)
宋·吴芾
畏暑停骖憩驿亭,不知郭外雨如倾。晚行但觉通衢湿,凉入郊墟分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