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抒情
地点
怀古抒情
秋季写景
山水场景
思乡之情
历史名胜

译文

白话译文:林梢上的叶子纷纷落下,到处都是秋天的气息。壮志情怀的我更愿意登楼远望。
白话译文:夕阳斜照钟山之上,烟雾凝聚成碧色。霜降后秦淮河水缓缓地流淌。
白话译文: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就像王粲一样,他的诗篇又如同杜甫到达夔州时所写。
白话译文:十年前我在金陵留下了梦一般的回忆,如今再次抚摸栏杆,回忆起以前的游历。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珩所作,题为《和虞智父登金陵清溪阁》。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联“叶脱林梢处处秋,壮怀易感更登楼”,以落叶飘零、秋意渐浓的景象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即使在壮志满怀之时,也难以避免对过往的怀念与感慨,于是选择登高以寄托思绪。颔联“日斜钟阜烟凝碧,霜落秦淮水慢流”,进一步展开画面,夕阳西下,钟山(即钟阜)笼罩在一片碧色烟雾之中,秦淮河的水面在霜降之后显得更加宁静缓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含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意味。颈联“人似仲宣思故国,诗如杜老到夔州”,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以王粲(字仲宣)思念故乡之情和杜甫(字子美)晚年寓居夔州的经历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尾联“十年前作金陵梦,重抚栏干说旧游”,点明了诗人回忆起十年前在金陵(今南京)的梦境,再次抚摸着栏杆,讲述着往昔的游览经历。这一句不仅深化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其对生活经历的珍视与回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立秋日登汉阳朝宗楼怀乡中诸友
明·李德
湖山兴不浅,而我亦淹留。得罪缘微禄,怀君属早秋。淡云乡树远,孤月旅情幽。借问衡阳雁,何时到广州。
七哀诗三首(其二)
魏晋·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
海南琼台联
清·邹戴尧
随宦在天涯,剧难忘韶石箫声,韩江笛韵;寻诗来海外,最好是苏泉月冷,黎高云深。
雨后虚堂夜坐次方东轩参政韵
明·来复
紫芝岩下寺,淡泊偶同居。身老计从拙,心亲迹任疏。扫花风定后,题竹雨凉馀。时得论清赏,篝灯夜榻虚。
水调歌头(其一)
宋·向子諲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
登高晚思
宋·宋祁
喜祓尘襟属丽谯,高旻雨罢暑氛销。游回宿鸟霞横岭,唱杀寒蝉柳抱桥。戍壁风烟閒尉候,客亭灯火混渔樵。山川信美非吾乐,已是三年去国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