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写水
秋季
僧舍
寺庙
自然景观

译文

僧舍紧靠着溪水,幽静深远,与尘世隔绝。
庭院空旷,白云轻轻拂过席地而坐的地方,窗户敞亮,鸟儿窥视着屋内的人。
挥动麈尾,天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弹奏琴弦,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不知道要去往何处,只是闲坐观赏松树和竹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脱的僧舍生活图景。首句“僧舍临溪水,幽然绝世尘”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的特点,溪水潺潺,仿佛是自然界的乐章,为僧舍平添了几分静谧与超凡脱俗之感。接着,“庭空云拂席,窗迥鸟窥人”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灵与和谐。云朵轻拂过僧舍的地面,如同天上的使者在与人间交流,而窗外的鸟儿似乎也对这清净之所产生了好奇,窥视着屋内的一切。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僧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挥麈天花落,鸣琴月色新”则将画面推向了另一个层次。挥麈(拂尘)的动作,既体现了僧人的闲适与自在,又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花落的声音,与月色的清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氛围。这里不仅有自然界的美,更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体验。最后,“寥寥何所诣,閒坐看松筠”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与赞美。寥寥数语,却蕴含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僧人或许正通过观察松竹,体悟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永恒,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超脱。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智慧。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和谐与精神追求的僧舍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与赞美。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感皇恩·丐祠居射村作
宋·胡舜陟
乞得梦中身,归栖云水。始觉精神自家底。峭帆轻棹,时与白鸥游戏。畏途都不管,风波起。光景如梭,人生浮脆。百岁何妨尽沈醉。卧龙多事,谩说三分奇计。算来争似我,长昏睡。
禅庭夜坐
明·陶益
寻幽养病惟依寺,心了身閒祇爱僧。幻界夜来窥色相,杳然空见佛前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