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咏物
抒情
哲理
抒情兼咏物

译文

松柏覆盖着高高的山冈,它们的根扎入七泽的深处。
雪霜虽然有古今之分,但松柏的枝叶却从未改变。
它的枝干直冲云霄,树荫可以遮蔽神龙的住宅。
清晨的阳光照在松枝上发出哕哕的声音,远处的松树仿佛有人的足迹。
五色的花朵绚烂多彩,八音的和谐声音如同金石般悦耳。
一群鸟儿在竞相飞舞,婆娑作态,争相飞到那热闹的地方。
像匠石一样的人很少遇到,就像社栎树一样无用又有何益。
伶伦的乐器不分雌雄,嶰竹与蝼蝈的声音混合在一起。
蓝田山的奇景惊动世界,就如同造物主演绎的戏剧一般。
昨天还能看到斑斓的色彩,今天仍然让人眼花缭乱。
居然得到了只有一寸大的东西,几乎想要用尺来量一量它的尺寸。
久置怀中之后置于袖中,仍会感到不安和激动。
姑且将这交给墨子来评议吧,前往备齐工具为庚桑之役做好准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松柏在高山上的生长环境与特性,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学价值。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松柏的高尚品质和超凡脱俗之美。首句“松柏覆高冈”描绘了松柏覆盖在高山之上的景象,展现出其壮观的气势。接着,“根株渗七泽”描述了松柏根系深扎大地,汲取滋养,象征着其深厚的根基和顽强的生命力。“雪霜有古今,柯叶无改易”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松柏无论经历多少岁月的变迁,其形态和精神都始终如一,展现出其不变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上干青云霄,下庇神龙宅”进一步描绘了松柏的高耸入云和庇护万物的特质,象征其崇高的地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哕哕朝阳鸣,杳杳逢堵迹”通过松柏在朝阳下的鸣叫和远古的踪迹,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五色绚文章,八音谐金石”则将松柏比作五彩斑斓的文章和和谐悦耳的音乐,赞美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群飞竞婆娑,争附第充斥”描绘了众多生物围绕松柏争相依附的场景,表现了松柏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匠石既罕遇,社栎顾何益”通过对比匠人对松柏的罕见欣赏与普通树木的忽视,突出了松柏的独特价值和珍贵性。“伶伦不雌雄,嶰竹杂蝼蝈”运用音乐家伶伦与普通乐器的对比,强调了松柏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和非凡作用。“蓝田惊世瑞,造物等儿剧”将松柏的出现比作蓝田的奇珍异宝,表达了对自然奇迹的赞叹和对创造者的敬畏。“昨曾窥斑斓,今犹眩朱碧”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松柏色彩的丰富变化和持久的魅力。“居然获径寸,几欲按三尺”描述了松柏从幼小到成长的过程,表达了对生命成长的喜悦和期待。“久之置怀袖,尚尔赊踧踖”通过长时间的放置和内心的不安,表达了对松柏的珍视和对其美好品质的怀念。“姑凭副墨子,往备庚桑役”以古代墨子和庚桑的典故,表达了对松柏的敬仰和愿意效仿其精神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柏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界的美丽与力量,更寓意了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实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