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
庙
歌
辞
·
祀
雨
师
乐
章
·
迎
俎
酌
献
阳
开
幽
蛰
,
躬
奉
郁
鬯
。
礼
备
节
应
,
震
来
灵
降
。
动
植
求
声
,
飞
沈
允
望
。
时
康
气
茂
,
惟
神
之
贶
。
祭神
节庆
山水
祭祀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包佶所作,名为《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迎俎酌献》。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进行一种宗教或仪式活动的描绘。"阳开幽蛰,躬奉郁鬯",这两句通过对日光和祭品的描述,展现了祭祀时的庄重气氛。"阳"指的是阳光,"幽蛰"则是形容春天昆虫初醒的状态,而"躬奉郁鬯"中的"躬奉"意味着恭敬地献上,"郁鬯"可能是指祭祀时用的香料或其他物品。"礼备节应,震来灵降",这两句表达了在祭祀仪式中,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神灵的降临。"礼备"意味着所有的礼仪都已经准备好了,而"节应"则是指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震来"可能指的是通过击打乐器的声音,引起人们对即将到来的神灵的敬畏之心,而"灵降"则是期待神灵的降临。"动植求声,飞沈允望",这两句描绘了在祭祀过程中,自然界的动植物似乎都在寻找某种声音或回应,表现出一种敬仰和期待。"动植"指的是动植物,"求声"是形容它们似乎在寻求什么的声音;"飞沈允望"则可能是说鸟儿也参与到这场景中,以一种平静的姿态俯瞰着整个仪式。"时康气茂,惟神之贶",最后两句表达了祭祀成功后的一种美好和谐的状态,以及对神灵恩赐的感激。"时康"意味着时代平安无忧,"气茂"则是形容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而"惟神之贶"则强调了这一切美好的状态都是由神灵所赐予的。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和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对于超自然力量崇敬和依赖的心态。
包佶
36首
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
猜您喜欢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其二十一)奠玉币用《明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练日有望,高灵来下。何以告诚,心惟物假。有篚斯实,有宝斯籍。于以奠之,神光烛夜。
瑞鹤仙·寿虞守三月初十
宋·欧阳光祖
得毛韩经学。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文章世为甲。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名登雁塔。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庆惬。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三)肃和
唐·贺知章
黄祇是祗,我其夙夜。夤畏诚絜,匪遑宁舍。礼以琮玉,荐厥茅藉。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郊祀歌十首(其五)
明·欧大任
金支绛节绕明庭,奏格高玄礼万灵。上帝居歆皇乐豫,云门鼗管满青冥。
莳红小筑联
清·俞樾
小筑三楹,看浅碧垣墙,淡红池沼;相逢一笑,有袖中诗本,襟上酒痕。
正月三日饮玉成宅得冬字
明·左光斗
庭院深深乐事重,雨馀滑屐更相从。屯云古树依城湿,著席寒梅照眼浓。语燕流莺声渐遍,远山高阁望全封。醉来忘却经三日,谈笑依稀似去冬。
魏文帝游宴
明·郑学醇
双阙峙清漳,飞阁临崇阿。区宇荡柔风,万汇宣天和。菁葱荫崖条,芬芳敷泽荷。圆魄丽中天,清辉扬素波。宾贤侍宴游,剑佩声相摩。高谊薄云霄,剧论悬江河。眇矣梧凤音,兴言自成歌。嘉.....
题剡山所见
宋·李易
剡中无数野蔷薇,黄云烂漫相因依。玉杯浅琢承坠露,金钟倒挂摇晨晖。斑竹笋行三亩地,红药花开一尺围。豆角尝新小麦秀,来禽长向樱桃肥。歌舌随风柳外啭,翠花带水烟中飞。鱼跳破浪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