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
午
八
月
分
校
京
兆
试
用
壁
间
韵
秋
高
锁
院
觉
深
沉
,
时
共
诸
贤
探
邓
椅
。
常
恐
骅
骝
空
过
目
,
敢
言
桃
李
欲
成
阴
。
研
经
辛
苦
看
华
鬓
,
报
国
文
章
本
素
心
。
藻
鉴
高
悬
逢
永
叔
,
遥
知
玉
树
自
森
森
。
写景
抒情
励志
怀古
读书
秋天
怀才不遇
报国忠心
期待认可
佳节佳才
译文
秋高气爽之时,院中景色显得深沉,我与各位贤者一同坐在邓椅上探讨。
我常常担心错过良驹的时机,因此我勇敢地说出桃李树即将成荫的期望。
深入研究经典需要付出辛苦,虽然看得出我的头发已经斑白,但我仍以报效国家为己任,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本心。
藻鉴高悬(指才华出众)的我,在遇到永叔时(可能指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或时刻),能够被大家所知,遥望远方,如同繁茂的玉树一般自然挺立。
赏析
这首清代张廷瑑的《丙午八月分校京兆试用壁间韵》描绘了秋日校中的宁静与学者们的求知氛围。首句“秋高锁院觉深沉”以秋高气爽的季节烘托出学府内深邃而专注的学术气息。次句“时共诸贤探邓椅”则展现了诗人与同仁们共同研讨学问,探讨学术难题的情景。“常恐骅骝空过目”运用比喻,表达了对优秀人才如骏马般才华横溢却可能被忽视的忧虑,暗示选拔人才的重要性。“敢言桃李欲成阴”进一步强调教育的使命,期待学子们能像桃李般茁壮成长,荫庇他人。“研经辛苦看华鬓”感慨时光荏苒,研读经典虽艰辛,但学者们仍坚守白发皓首,矢志不渝。“报国文章本素心”点明他们写作的初衷,是为了报效国家,而非追求浮华。尾联“藻鉴高悬逢永叔,遥知玉树自森森”以典故赞美公正无私的选拔机制,如同永叔(东汉名臣杨震)那样,期待公正的评价能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犹如玉树般繁茂挺立。整首诗寓含了对教育和人才选拔的深深关切,以及对学术精神的敬仰。
猜您喜欢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将晓二首(其二)
唐·杜甫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重九寄史中丞
元·曹伯启
陋室维摩病绕身,诗书堆案乐清贫。世间谁似盘沟老,报国归来复报亲。
长安道
宋·陆游
千夫登登供版筑,万手丁丁供斲木。歌楼舞榭高入云,复幕重帘昼烧烛。中使传宣骑飞鞚,达官候见车击毂。岂惟炎热可炙手,五月瞿唐谁敢触。人生易尽朝露晞,世事无常坏陂复。士师分鹿真.....
秋怀(其三)
明·梁有誉
夕霁凉气发,曲房蔼馀清。金风被兰茝,白露浩已盈。密林谢阳彩,丛薄陨芳荣。迅商无缓调,征鸿怀苦声。物候既易感,神理固难名。汉阴甘灌园,鹿门事躬耕。金张逐丹毂,王贡彯华缨。由.....
喜杜荀鹤及第
唐·李昭象
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日使能吟者,西来步步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