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宿
椿
寿
耀
怀古
抒情
赞美
读书
季节
年老
亲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赠周庞斋居士》。诗中通过一系列历史人物和仙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居士高寿和神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超凡脱俗之美的赞颂。首句“召公八十入为相,太公八十出为将”引出了古代寿星高的人物,借以衬托居士之长寿。接着,“赵州八十方行脚,钟离八十离尘劫”进一步强调了长寿的美好。“古者八十方施为,何况百岁七十稀”则是对古人长寿观念的肯定和对居士高寿的赞扬。紧接着,“居士而今七十七,黄发皓齿修庞眉”具体指出了居士之年纪,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其容颜。“汉时栾巴七十七,红炉炼就一朱橘。晋郑思远七十七,方与葛洪一相识”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例证,再次强调了居士之寿,并且提及了他们之间的交往。“我知居士神仙人,蓬莱路上空月明”表达了诗人对居士不仅长寿,而且如同神仙般超脱尘世的认识。而“人间宿留不肯归,老松筋骨鹤精神”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性海淡淡寒潭莹,心天耿耿银河静”两句用自然景象比喻居士的性情和境界,表现了其内心之平和与高远。随后,“有一孟子耕书田,一有一季子鏖笔阵”提到了居士对学问和文墨的喜爱。“弄璋弄瓦遂箕裘,双凤飞鸣椿树秋”描绘了居士在山中生活的情景,其中充满了仙风道骨之意象。紧接着,“寿山福海身优游,掇取酒船相拍浮”则是对居士在仙境中的快乐生态的描述。“南极一点夜照耀,劝君迟赴玉皇诏”两句用天文现象来比喻居士应接到的神仙之召。最后,“既到人间不住千百年,归去空被老彭笑”则表达了诗人对居士最终将回到仙界的期待,以及对其长寿而不恋栈尘世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命和超脱尘世之美好的追求。

白玉蟾

1200首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