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待
潮
秋
空
无
尘
雁
可
数
,
芦
花
蓼
花
满
江
渚
。
夕
阳
影
里
高
掀
蓬
,
落
叶
声
中
更
鸣
橹
。
六
角
扇
起
解
热
风
,
三
杯
酒
为
浇
诗
雨
。
船
头
拔
剑
叫
飞
廉
,
潮
花
捲
雪
鱼
龙
舞
。
写景
秋天
芦花蓼花
水景
自然景观
译文
秋天的天空清澈无尘,大雁的数量清晰可见,芦花和蓼花盛开,铺满了江中的小岛。
在夕阳的余晖中,船帆高扬,伴随着落叶的沙沙声,船只的橹声更加响亮。
手持六角扇,感受它带来的解热之风,饮下三杯酒,仿佛用诗意的雨水浇灌心灵。
船头有人拔剑高呼,仿佛是叫来了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潮水卷起雪花,鱼龙在水中舞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江景图。开篇“秋空无尘雁可数”即设定了一个清净而宁静的画面,蓝天白云、偶有几只大雁掠过长空,给人以辽阔之感。紧接着“芦花蓼花满江渚”则将视线引入水域,芦苇和蓼科植物在秋风中摇曳,显示出自然界的丰富与多彩。诗人接着笔触转向“夕阳影里高掀蓬”,捕捉到了落日余晖中的景象,可能是一种农作物在晚照下的姿态,或许是某种植物在黄昏中显得格外突出。随后的“落叶声中更鸣橹”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另一面:树叶纷纷落下,与远处传来的橹(一种古代乐器)之声交织,营造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接下来的“六角扇起解热风,三杯酒为浇诗雨”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六角扇在秋日里轻拂过脸庞,可以消暑降温;而三杯酒,则可能是在酬唱诗词之余,用以比喻诗人的创作如同醉酒一般自然流淌。最后两句“船头拔剑叫飞廉,潮花捲雪鱼龙舞”则充满了动感。船头的拔剑声响起,是对勇气或战斗力的象征;而“潮花捲雪鱼龙舞”则是在描绘海洋中的壮观景象,波涛翻腾之中,仿佛有鱼龙在水花飞扬中跳跃。整首诗以秋天的宁静与动感为主线,将自然界的丰富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白玉蟾
1200首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