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访
写景
咏物
玄霜
白石
抒情
游仙
山水
送别

译文

1、辞别家乡我仰慕隐居生活,暂时在名山中隐居以自给自足。
2、在辽东久久等候归来的鹤,淮南却看到鸡飞走了。
3、玄霜可以入药,白石却总是像泥土一样无用。
4、试问清都的宴会之地,却因云雾缭绕的路而迷失了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仙者辞别家园,向往着高远的仙境,选择名山大岳作为暂时栖息之所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留恋与不舍。首句“辞家慕冲举”,点明了游仙者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超越尘世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名岳且依栖”则暗示了他在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中,选择了高山作为暂时的避风港,象征着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辽左迟归鹤,淮南见去鸡”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迟归鹤”和“去鸡”分别象征游仙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鹤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超凡脱俗的寓意,而鸡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通过对比,突出了游仙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玄霜堪入药,白石总如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仙界的神秘与独特。玄霜和白石是仙界特有的元素,它们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象征着纯洁与永恒。然而,诗人却将它们比作普通的“如泥”,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以及对追求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平凡与挫折的感慨。最后,“试访清都宴,云门路欲迷”两句描绘了游仙者对仙境的向往与探索。清都宴代表了仙境中的盛宴,云门则是通往仙境的门户。然而,面对未知的旅程,诗人感到了一丝迷茫,这既是对仙境神秘性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对未知探索的不确定性的体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游仙者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与抉择,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