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閒
居
有
怀
黄
大
宗
伯
万
里
温
陵
道
,
含
情
忆
旧
游
。
梦
迷
明
月
夜
,
人
老
白
蘋
秋
。
海
阔
休
看
雁
,
山
深
自
倚
楼
。
何
时
江
路
柳
,
重
见
木
兰
舟
。
怀古
思乡
抒情
秋日
地点
黄州
怀人
情感
山水
木兰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秋日閒居有怀黄大宗伯》。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秋日闲居之中,对远方友人黄大宗伯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万里温陵道”,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万里的距离,温陵道象征着遥远的路途和深厚的友情。接下来的“含情忆旧游”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相聚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梦迷明月夜,人老白蘋秋。”这两句通过梦境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明月之夜,梦境迷离,似乎在呼唤着远方的朋友;而秋日里白蘋的凋零,则暗喻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苍凉。“海阔休看雁,山深自倚楼。”这两句诗以广阔的海洋和深远的山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海阔天空,雁过留声,但诗人却选择不去看雁,而是独自倚楼,寄托着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何时江路柳,重见木兰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憧憬。诗人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踏上江路,见到那熟悉的木兰舟,与友人重聚。这种期待充满了希望与温暖,是对友情的深情厚谊的体现。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热切期盼,情感真挚动人,富有诗意。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