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秋天景色
情感抒发
怀旧哲理
空庭竹树
摩婆旧如意

译文

译文:在寒冷的秋日黄昏,我静静地坐着,在空旷的庭院中,竹林和树木显得格外幽深。
译文:城中的号角声在暗淡的暮色中显得尤为明显,高楼上的月亮也被秋天的阴气所笼罩。
译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消除了尘世的烦恼,长期的贫困生活也让我更加明白道心的重要性。
译文:曾经的摩婆手持如意,但我却懒得像古人那样敲打唾壶吟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霜天傍晚的小坐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首联“小坐霜天夕,空庭竹树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画面,霜天的寒冷与空庭的寂静相互映衬,竹树的深邃则增添了环境的层次感。颔联“城笳凝暮霭,楼月敛秋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城中的笳声在暮霭中回荡,楼上的明月似乎收敛了秋夜的阴霾,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和谐。颈联“渐老消尘虑,长贫现道心”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淡泊名利,内心更加平和,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这里“渐老”与“消尘虑”、“长贫”与“现道心”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尾联“摩婆旧如意,懒击唾壶吟”则以生动的细节收束全诗。摩挲着旧如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懒击唾壶吟”则是对过往习惯的放弃,表现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享受和对诗歌艺术的一种超脱态度。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情感和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