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宫廷庆典
赞美
抒情
春天
写景
颂赞皇室

译文

去年以来靠着屏风观察国家安宁,春天穿着朝服上朝的仪式开始了。
拂晓时分龙楼上的天颜显得更近了,君王垂着玉珠串的玉冠日角宽宏,展现出君王的威仪和风采。
九庙的神灵应该已经得到了安慰,而两阶之间的环佩之音,透露出无比的欢喜之情。
我有幸面对着青蒲为臣子,君王赐予的珍品,从宫殿的上方显露出来。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于慎行的《纪赐四十首(其九)》描绘了皇帝在戊寅正月举行尚巾礼后,群臣欢庆的场景。首句"负扆年来海岳安",以"扆"代指帝位,表达国家安宁的气象;"春朝绣帻始胜冠",写春天早晨,官员们佩戴新式头巾,显得更加庄重而喜庆。"龙楼拂曙天颜近",形象地刻画了皇帝在黎明时分的威仪,仿佛皇恩浩荡,接近凡人;"玉座垂旒日角宽",描述了皇帝宝座上的装饰和面庞,流露出尊贵与和蔼的气息。"九庙神灵应已慰",意味着皇帝的祭祀活动使祖宗神灵感到欣慰;"两阶环佩不胜欢",则展现了群臣因受赐而满心欢喜,环佩之声洋溢着喜悦之情。最后两句"迩臣幸奉青蒲对,珍赐还看出上阑",表达了近臣们有幸亲见这一盛况,对皇帝的珍爱之赐深感荣幸,同时也暗示了宫中赏赐的繁多。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庆典的庄重与喜庆气氛,以及皇帝与臣子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明朝宫廷生活的某一侧面。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