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送别
思乡情感
写景
春天
咏物
情感表达

译文

残春南寺的客人,日日都在计算归家的路程。
旅梦在松树荫下满溢,乡思在艾叶生长中滋生。
黄莺和鲜花催生客人的忧愁,风雨增强溪流的声响。
不要做江南的客人,因为这里总是充满旅人的情感。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安致远的《当涂将归留别葛谦斋》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南方寺庙时的复杂心情。首句“残春南寺客”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暗示了诗人滞留的时间不长,且正值春天将逝。次句“日日计归程”表达了对归期的迫切和对家乡的思念。“旅梦松阴满”写出了诗人夜晚在松树下的梦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而“乡思艾叶生”则以端午节常用的艾叶象征着深深的思乡之意。接下来,“莺花催客恨”通过莺花的欢闹反衬出诗人离别的愁绪,而“风雨壮溪声”则借风雨声增添了旅途的艰辛和归乡之路的遥远。最后两句“莫作江南客,从来多旅情”直抒胸臆,劝诫自己或友人不要长久地做江南的过客,因为旅居他乡的人往往饱含着无尽的漂泊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安致远

3首
一名如磐。贡生,自顺治二年至康熙二十三年间,应举十五次,卒不售,偃蹇以没。周亮工任青州海防道时,与安丘张贞、乐安李焕章同受周之褒扬。致远著有静子集十三卷,凡为文集九卷,曰玉皑集四卷,纪城文稿四卷,蛮音一卷,诗集四卷,曰柳村杂咏二卷,岳江草、倦游草各一卷,总名之曰纪城诗草,词集一卷,曰吴江旅啸,《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花发沁园春
宋·王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采桑
清·陆懿淑
桑叶绿初成,提筐陌上行。东风初过去,一片剪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