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齿
怀古
抒情
秋天
离别
人生感叹
景物烘托
伤感情感

赏析

这首诗《咏怀》由清代诗人许倓所作,通过描绘主人公年华逝去、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展现了深沉的人生哲思。首联“头童齿豁竟成翁,重忆当年事事空”,开篇即以主人公的外貌特征——“头童齿豁”(头发稀疏,牙齿脱落),形象地刻画出其年老体衰的形象,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紧接着,“重忆当年事事空”一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但又意识到那些记忆中的美好或遗憾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无法再挽回,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颔联“董相下帷徒挟策,班生投笔未临戎”,运用典故,借用了董仲舒和班超的故事。董仲舒曾闭门著书,手不释卷;班超则曾投笔从戎,建功立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一方面赞美了董仲舒的学术成就和班超的英勇事迹,另一方面也暗含了主人公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表达了对知识与勇敢追求的向往与遗憾。颈联“飘零剑佩秋风老,萧瑟家园暮雨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晚年生活的孤独与凄凉。秋风中飘零的剑佩象征着英雄迟暮,家园在暮雨中显得更加萧瑟,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尾联“愁绝那堪兼永夜,捣人心曲是寒虫”,将情感推向高潮。在漫长的夜晚里,主人公的心绪难以平静,仿佛被寒虫的叫声搅动,更加深了内心的愁苦。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更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寒冷与孤独,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深切感慨。综上所述,《咏怀》一诗通过对主人公晚景的描绘,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理想未竟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