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田园
抒情
家国情怀
日常生活

译文

我离开城郭来到清溪边,僧人闲暇时白天也把门关上。
建造房屋时,我特别喜欢竹子;拄着拐杖时,我便立即穿好衣服去走走。
在家中或邻居家中,碗盘食物总是满满的;在村庄里,鸡犬生长得膘肥体壮。
你不要嫌我频繁来访,我可能会在夜深人静时喝醉倒下回家。

赏析

这首宋朝邹极的《题招福寺檀栾轩(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院生活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对自然的亲近之情。首句“出郭渡清溪”,诗人从城郭出发,跨过清澈的小溪,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接着“僧閒昼掩扉”一句,点明了僧人的悠闲生活,白天关闭寺门,享受宁静的时光,暗示了寺院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平和。“造轩惟爱竹,植杖即披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喜爱。他建造的轩阁周围种满了竹子,手持竹杖便能随意披上僧衣,表达了对竹子这一自然元素的喜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家舍杯盘近,村庄鸡犬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寺院生活的简单与满足。与邻近村庄相比,寺院的生活虽不奢华,但邻里间的关系亲密,鸡犬也显得格外肥壮,展现出一种温馨和谐的乡村风情。最后,“频来君莫厌,倒载夜深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频繁来访的诗人,即使醉酒归来也不感到厌倦,可见这种生活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心灵上的愉悦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宋朝僧人简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方式,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姚叔节解元属题张亨甫先生题寄按察公石田画卷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过庭耳熟姚张交,诗稿受寄更三朝。象贤抱持兵火际,卒就微禄为写雕。枣梨捆载千里致,归告家祭辞折腰。我寻棠茇后一纪,洄溯风义江天遥。晚丁澒洞再觏子,尚手此卷珍松寥。当时题赠事.....
习池晨起
唐·皮日休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题王煮石推篷图
元末明初·钱宰
粲粲晴林截素霓,梦回何处觅新题。画檐压槛江南屋,短棹推篷雪后溪。落月欲分花上下,春风不隔树高低。何当一见冰霜表,放棹孤山烟水西。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寓江州西城
宋·董嗣杲
奔忙梦落富池程,归托蘧庐恋灌城。有石醉乘新月坐,无家吟逐乱云行。衣遗母线寒针在,烧起公山晚阵鸣。邻屋酒香堪洗恨,拟栽松菊效渊明。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