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
州
以
后
放
言
诗
寄
示
奉
次
二
首
(
其
一
)
漫
将
羞
涩
笑
羁
臣
,
此
日
中
原
正
患
贫
。
鸿
集
未
闻
安
草
泽
,
鹃
声
疑
复
到
天
津
。
纷
看
绢
树
登
华
谷
,
恐
少
缁
流
度
羽
巾
。
还
外
蚨
飞
长
不
返
,
问
谁
夜
气
识
金
银
。
抒情
写景
咏物
忧民
春天气息
译文
译文:不必用羞涩的笑来对待受拘束的臣子,如今的中原正饱受贫困的困扰。
译文:鸿雁群集的景象我还未曾听说它们安居在草泽之地,杜鹃的鸣叫声似乎又传到了天津。
译文:人们纷纷观看华谷中高大的绢树,恐怕缺乏的是黑色(或许是苦难的)水流淌(在这缁流)的时候也要佩戴起头巾。
译文:在远方,飞行的蚨虫长时间不返回,询问谁能凭借夜晚的气息来分辨金银。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壶州以后放言诗寄示奉次二首(其一)》。诗中以“漫将羞涩笑羁臣”开篇,表达了对羁旅之人的同情与关怀。接着,“此日中原正患贫”一句,点明了当时社会的贫困状况,流露出对国家民生的忧虑。“鸿集未闻安草泽,鹃声疑复到天津”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鸿雁未能安定于草泽,杜鹃的啼声似乎又传到了天津,暗喻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接下来,“纷看绢树登华谷,恐少缁流度羽巾”描绘了社会上各种复杂的现象,绢树登高,缁流(指僧侣)度羽巾,象征着社会的浮躁与变化,同时也隐含了对道德沦丧的担忧。最后,“还外蚨飞长不返,问谁夜气识金银”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蚨飞(蚨,古代货币单位,这里借指金钱)在外,难以回归,夜晚的空气中仿佛能辨识出金银,暗示了社会的贪婪与不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林则徐
231首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