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秋景
抒情
思乡
节令
冬日
寒凉天气

译文

群动之声已经停息很久,我心中平静无杂念,忘却了世间的纷扰。
窗边半是秋天的颜色,有些陈旧了,几次之间又弥漫起祥瑞的烟霭,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弹奏起羁旅之人的琴曲,翻阅着古代篆文的书卷。
在旅途中思念之情如同在燕市的明月,而家乡的梦境又像楚江之上的浮云。
衣裳单薄令人惊觉寒气早来,夜已深沉灯花却渐渐暗淡。
听到一声南归的雁鸣,此刻最先被我这般人听闻。

赏析

这首《夜坐》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首句“群动息已久,萧然忘世纷”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诗人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内心达到了一种平和的状态。接着,“半窗秋色老,几度瑞烟芬”两句,将目光转向窗外,秋色渐老,瑞烟飘散,既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也暗喻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琴弄羁人操,书翻古篆文”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弹琴读书,沉浸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而“旅怀燕市月,乡梦楚江云”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燕市的月光勾起了对家乡的回忆,楚江的云彩承载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衣薄惊寒早,灯残夜过分”则在细微处揭示了时间的流逝,衣着单薄感受到早来的寒意,灯火微弱,夜已深沉,时间悄然流逝。最后,“一声南去雁,此际最先闻”以南飞的大雁作为收尾,雁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南去的大雁象征着离别与迁徙,引发了对人生旅程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情感、时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

猜您喜欢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岁暮舟居卧病怀寄金陵和上人
宋·贺铸
野泊岁云暮,念归期正赊。津童为过客,商舶是邻家。雪密鱼依罧,潮回蚌委沙。南州人健否,不寄早梅华。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宋·朱翌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江南好·寄海升六弟
清·张秀端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绕膝共娱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