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

西
写景
山水
瀑布
老木长藤
秋季风光
大自然奇景

译文

两座陡峭的山崖上,秋天的云层相互汇集。凌乱的山峰似乎有如众多犀牛涌出。
山间石头形状尖锐而崎岖,让马匹无法前进。于是我下马,踏入布满荆棘的林间小路。
瀑布的流水如白雪中流动的银色白霓,冲入水潭,形成了清澈的溪流。
老树和长藤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迷路。当我兴致消散时,我忘记了东西方向,想要出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山川的画面,诗人以精湛的笔触勾勒出一处险峻而幽深的自然景观。开篇两句“苍崖双起秋云齐,乱峰迸出如攒犀”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山势描写得雄伟而又险恶,仿佛是天然的长城,阻隔了视线与通途。紧接着,“石棱涩不容马蹄,下马步入荆榛蹊”则更进一步强调了地形的崎岖和路径的艰难,让人不得不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穿行其间。中间两句“瀑泉沃雪拖白霓,落潭横引成清溪”转而描绘水景,从奔腾的瀑布到平缓的小溪,展示了自然界水流变迁的多姿多彩。最后,“老木长藤咫尺迷,兴阑欲出忘东西”则以古树与攀爬的藤蔓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遗忘了尘世间的一切纷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和情感的投入,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