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春景
山水
边塞
此分名称:

译文

小苑中春寒料峭,春雁展翅高飞,石关宫外的草地长满了茂盛的青草。
汉家的旌旗连绵不绝,形成了一个包围的阵势,秦国的山川尽收眼底,看起来似乎变得低矮了。
花朵的颜色刚刚显现出来,点缀在珍珠般的发髻上,柳树的阴影快要靠近金堤齐平了。
韩嫣受皇帝恩宠前来视察狩猎,飞尘远远地出现在建章西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狩猎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皇家的奢华与盛况。"小苑微寒春雁飞",诗人以清新之笔触勾勒出初春景象,小草甸甸,野雁纵横,显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石关宫外草萋萋"则透露出了皇家狩猎活动的地点,古老的石关旁边,野草丛生,既有荒凉之感,也映衬出当权者的辉煌。接下来的"汉家旌旆连围合,秦国山川入望低",诗人通过对旌旗与山川景观的描绘,展示了汉族统治者的威仪和疆域的广阔。这里的“旌旆”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而“秦国山川”的提及,则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地理的辽阔。"花色才临珠缀发,柳阴欲傍金堤齐"一句中,诗人以鲜明的比喻描绘了狩猎时节女性装饰的繁复和春日柳树的细长。这里,“花色”与“珠缀发”相联系,表达了女性装饰的华丽;而“柳阴欲傍金堤齐”,则将自然景物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生动地描绘出狩猎现场的繁华景象。"韩嫣承恩来视兽,飞尘遥出建章西"一句,诗中的“韩嫣”应指的是古代著名的美女,常用以形容女性之美。这里,她被赋予了观赏狩猎现场的角色,表明了皇家狩猎活动中女性的参与和享受。而“飞尘遥出建章西”,则描绘了狩猎过程中的动态场景与远处建筑物的宁静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情境,展示了一场春日狩猎的盛大场面,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皇权文化。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