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即
事
二
章
上
呈
(
其
一
)
雨
不
成
游
半
路
归
,
逢
花
值
柳
倍
依
依
。
朝
来
赖
饮
三
杯
酒
,
醉
卧
西
斋
昼
掩
扉
。
写景
自然物象
抒情
四季中夏日
写雨
饮酒
田园
译文
雨中无法成行游,只能半路折返。但是看到路边花儿绽放,看到杨柳依依,便不由得更加依依不舍了。
早晨过来依赖着喝上三杯酒,醉卧在西斋里,白天也把门关上。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又即事二章上呈(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雨中游玩未成,半途而返的意境,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雨不成游半路归"表达了作者因为天气原因,未能完成外出游玩的愿望,不得不半途返回。这里的“雨”给人以凄凉、萧索之感,而“半路归”则透露出一份无奈与遗憾。"逢花值柳倍依依"则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遇见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和垂挂的柳絮,心情变得更加沉醉。这里的“逢花”、“值柳”都是对美好景物的细腻描写,而“倍依依”则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寄托。"朝来赖饮三杯酒"表现了作者在清晨时分,借助于酒精来暂时忘却烦恼。这里的“朝来”指的是一大早,“赖饮三杯酒”则展示了诗人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醉卧西斋昼掩扉"则是作者在饮酒后,沉浸于醉意中,在西厢(即书房或居所)内安然入睡,而外界的世界已经被他关上门窗,不愿再与之打交道。这两句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封闭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以及生活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在面对生活挫折时,常以饮酒和写作作为一种逃避与自我疗愈的手段。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