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
中
偶
题
听
话
金
仙
眉
相
毫
,
每
来
皆
得
解
尘
劳
。
鹤
栖
云
路
看
方
贵
,
僧
倚
松
门
见
始
高
。
名
利
罢
烧
心
内
火
,
雪
霜
偏
垢
鬓
边
毛
。
银
蟾
未
出
金
乌
在
,
更
上
层
楼
眺
海
涛
。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哲理
寺院风光
季节
时间
译文
听闻金仙的眉毛相貌非凡,每次来访都能解除尘世的烦恼。
像鹤一样栖息在云雾缭绕的路上显得尊贵,僧人倚靠着松树门边开始感到心境高远。
名利如火燃烧在心中,但已被熄灭,就像雪霜覆盖了鬓边的毛发。
银色的蟾蜍还未出现,金色的太阳却依旧照耀,于是我更愿意登上高楼远眺海上的波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寺庙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听话金仙眉相毫,每来皆得解尘劳"表达了僧人通过禅修或是聆听佛法,能够从中获得解脱世俗烦恼的安宁与享受。"鹤栖云路看方贵,僧倚松门见始高"则描绘了寺院中的自然美景和僧人的超然物外之境界。接着,"名利罢烧心内火,雪霜偏垢鬓边毛"表达了僧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以及通过修行消除了内心的烦恼,如同雪霜覆盖头顶,象征着年龄的增长和智慧的积累。最后,"银蟾未出金乌在,更上层楼眺海涛"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银蟾指的是明月,金乌可能暗示太阳,即便是在没有夜晚之时,也不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追求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精神世界。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淡雅的语言,展现了寺庙中僧人的清净生活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们超脱尘世、向往高远境界的心灵状态。
徐夤
267首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猜您喜欢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六)
宋·释师观
年去年来年年事,日来日往日日新。木人抚掌呵呵笑,一段风光画不成。见便见,莫沈吟。楼上已吹新岁角,堂前犹点旧年灯。
再次前韵四首(其三)
宋·苏辙
野鹤应疑凫雁苦,夏虫未惯雪霜寒。隐居颜氏终安巷,垂钓严生自有滩。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
放歌行
唐·权德舆
夕阳不驻东流急,荣名贵在当年立。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拂衣西笑出东山,君臣道合俄顷间。一言一笑玉墀上,变化生涯如等闲。朱门杳杳列华戟,座中皆是王侯客。鸣环动佩暗.....
重谒孝陵有述
明·李东阳
龙虎诸山会,车书万国同。星躔环斗极,王气绕江东。地涌神宫出,桥分御水通。丹炉晨隐雾,石马夜嘶风。日月无私照,乾坤仰圣功。十年瞻望地,云树郁葱葱。
苏堪六十生日(其六)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种松日夜望松高,沧海沉冥一世豪。领取十年真实意,与君洗耳听松涛。
访赵元默
明·方献夫
梦到西岩月几回,十年今日始登台。东君自解留人住,莫遣天风送雨来。
馈瓜杨维二编修以桃见答叠前韵
明·李东阳
手种丹桃岁月赊,感君投我胜投瓜。来疑度索山城远,去恐天台石磴斜。已托神仙栖寿域,敢教儿辈恼邻家。餐馀便有通灵意,不待卢仝七碗茶。
代作五首(其四)
宋·项安世
流霞元是吾家饮,生日曾供老杜诗。色借榴心芳露重,香分荷气碧泉滋。重闱永夜宜开酌,六礼今年看结缡。可但椿长并桂永,灵妃萧史寿无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